-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得清·析得透·抓得实
——数学学习“落后生”教学研究与探讨
浙江省海盐县元通中心小学 董林根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现象剖析,从学生、教师、教材、家庭等层面,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学习“落后生”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从而得出:对于数学学习“落后生”的教学,既要正视现实,又要认真分析,采取对策,不怕反复,逐步转化。
关键词:现象、成因、对策。
近段时间来,学科教学中一个热门的话题——关注班级后10%~20%的学生(习惯上叫“差生”、“学困生”,本文称作“落后生”),在我地每所学校展开了研讨。研讨的内容主要是这部分学生的成因与相关对策。
其实,对于一个班级相对出现一定量的所谓“差生”应该是自然性的,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看,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从优、良、中、合格、差的层次分布上看,总体也应该属于常态分布。
问题是,近年来数学教学中发现数学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这种异常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观现象
每天早上,特别是星期一的早上,教师催学生上交数学回家作业。发现部分学生中,有的正在“埋头苦抄”,有的说“做了,忘记带了”,有的说“本子不见了”,有的只做了一部分,有的回家作业本在抽屉里静静地躺着,有的说其它作业太多了来不及做,更有的说老师布置作业“我没听见”……
每天数学课后,或多或少都有数学作业。快的学生十几分钟就完成了,慢的学生一直拖拉到傍晚,在老师的“陪伴”下苦干。太阳到了西边的地平线,个别学生还是“不慌不忙”,老师无可奈何,只得放他(她)回家,叮嘱他(她)“夜以继日”……
于是,“责任感”驱使教师作出以下行为:课间或午间让这些学生在办公室“蹲点”,督促其完成作业;什么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个别学生总是与老师一起“办公”;把家长“请”到学校,共商对策;充分发挥“校讯通”的强大功能,“请”家长监督、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个别的对学生发起“火攻”……
于是,部分家庭富足的家长因种种原因,无法亲自监督子女完成作业,委托他人帮助管教孩子的托管行业也就悄然红火起来,“家教”作为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也就有了些许的理由,导致产生了“以赢利为目的的家教”市场。
二、察成因
1、学生层面。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先天原因。
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平平或低下,乃至“弱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学习主要在“懂不懂”、“会不会”上下工夫,对于这些学生就有点 “无能为力”的了。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
② 内驱力原因。
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个别学生的心理发展滞后,表现在他们自制力差,注意涣散,精神难以集中,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尤其是在宠爱、溺爱方式管教下的独生子女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这些学生有这样的表现:
A、上课时常常不能持久地专心听讲,双手动个不停的有之,呆呆地坐着“灵魂出窍”的有之,转来转去的有之。
B、作业时常常不能专注,一有“风吹草动”,立即“东张西望”。
C、由于学习缺乏目标意识,常常拖拉、抄袭、偷看作业。
D、由于生性胆小,“怕”字当头,使得学习动力受挫。
③ 滚雪球原因。
这部分学生往往知识基础缺漏多,巩固率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心理难度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④ 生源原因。
不可否认,农村学校的生源相对城镇而言普遍要差一些。学生产生智力问题因素的可能性要大于城镇学生。还有,农村大量的移民子女和外地打工者的子女纷纷涌入,由于地区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的差异,他们之中出现了较多的“落后生”,很难适应本地发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
2、教师层面。
笔者常常发现数学教师有以下三种行为。
① 拼时间。
某些教师为了“落后生”,用“起早贪黑”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据为己有,剥夺了这些学生课内、课外的时间。教师劳累,“落后生”苦不堪言,家长更是怨声载道。结果弄出点成绩倒也罢了,可惜常常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就经常在办公室“蹲点”,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离开办公室就不会自觉做作业,不良习惯就此养成。
② 压作业。
数学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必要的练习,但不是练习多多益善。根据笔者的了解,学生普遍厌恶过多的作业,对于“落后生”,作业多、难、活是他们最头疼的事。然而有些教师,在作业“一刀切”的前提下,反而给他们“加码”,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采用错一罚“几”的方法,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导致个别学生“破罐子破摔”,干脆“躺倒不干”,恶习也就此形成。
③ 多指责。
本来,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出现几个“落后生”,是很正常的事,所谓“十根指头有长短”。然而有些教师总是对“落后生”戴着有色眼镜,无视他们的个体特点,经常对他们指责、训斥,致使这些学生几乎成了“惊弓之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