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投资可研申请报告.doc

合肥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投资可研申请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情况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赛为智能合肥基地一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一期项目”); 2、 项目实施单位: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合肥赛为”); 3、项目投资内容:赛为智能拟在合肥高新区购地约 80 亩,拟投资人民币 4.2 亿元,成 立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 1 亿元),建立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实现公司成为水利智能化、轨道智能化、建筑智能化、铁路智能化四大产业智能 化关键产品、技术及服务专业提供商的战略目标。 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为 1.7996 亿元,在一期建设完工后,作为公司主要产 品的研发及生产基地,组织生产运营; 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2.3 亿元,利润总额 3100 万元,净利润 2600 万元; 二期项目建设将在一期项目达产后,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开建。 二、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为智能”或“公司”)成立于 1997 年 2 月,2010 年 1 月在创业板上市,注册资本 10000 万元,国内最专业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提供商之一,拥有智能化行业的“三甲”资质,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首批副会长 单位。赛为智能构建了水利智能化、轨道智能化、建筑智能化、铁路智能化四大产业体系, 连续多年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定为智能工程完成量全国 50 强、全国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品牌 企业。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国建筑业 AAA 级信用企业,首 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深圳市人民政府直通车服务企业,通过了瑞士 SGS 公司 ISO9001:2008 质量体系认证、美国 SEI CMMI L3 认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承担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 项目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拥有实用新型专利、软件产品登记、科技成果等自主知识产权几 十项,是国内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企业之一。 公司一直坚持“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一直坚持专注于智能化系统业务, 立足于智能化系统前沿应用,不断开拓智能化系统应用的各个领域。从早期的建筑智能化领 域,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领域和铁路信息化数字化领域,再到与民 生息息相关的农业科技与水利智能化新领域,致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智 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参与建设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及城市重要公共建筑智能化项目, 积累了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大型客户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深圳地铁公 司、广州地铁公司、南京地铁公司、武汉地铁、成都地铁公司、深圳建筑工务署、广州市重 点办、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等。 第二节 项目建设概况 一、 项目建设地点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 项目建设内容 1、一期建设项目方案 新建行政研发楼、生产中心、后勤综合楼(食堂、公寓楼)等,建筑面积 4.02 万平方 米,形成目标生产能力,完成研发创新、生产加工、系统集成、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 2、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一期项目投资规模为 17,996 万元,其中 12,000 万元使用赛为智能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募 集到的超募资金,项目申请银行中短期贷款 5,996 万元。 三、 主要产品 软件平台类 SW-IBMS 赛为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平台 水利综合监控系统平台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 系统、设备类 专用通信与指挥调度系统设备 智能视觉服务器 编解码器(标清) 人脸识别设备 编解码器(高清) ZIGBEE 无线网络 四、项目实施思路 1、股权设置 赛为智能占有合肥赛为 100%股权。 2、公司主要业务 水利智能化、轨道智能化、建筑智能化、铁路智能化四大产业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 及销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城市轨道建设提供的广阔市场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国家已经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公共交通使得稀缺的交通时空资源得以更合理和公正的分配、交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 提高、营运成本降低、交通污染降低、改善了公众特别是低收入者的交通出行质量、体现了 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等)和铁路是公共交通的重点,公司为城市 轨道交通和铁路提供智能化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参与了公共交通的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呈现智能化发展趋 势。目前仅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地铁和轻轨里程就达 1000 公里, 考虑到很

文档评论(0)

zantpen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