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II和SkintestorOmni的比较.docxVIP

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II和SkintestorOmni的比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年鉴2007年6月·第98卷第6本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 II和Skintestor Omni的比较Mark S. dykewicz(医学博士)J. Keith Lemmon(医学博士)Deborah L. Keaney(注册护士)—官方出版—AC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与免疫学学会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 II和Skintestor Omni的比较Mark S. dykewicz(医学博士);J. Keith Lemmon(医学博士);Deborah L. Keaney(注册护士)背景:不同的经皮过敏皮肤测试装置在统计学及临床上,性能特点明显不同。目的:比较两种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多头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 II(Lincoln Diagnostics)和Skintestor Omni(Greer Laboratories)。方法:采用甘油处理过的组胺(6mg/ml基液)及甘油生理盐水进行皮肤测试,应用于31成年人:Mutilti-Test II用于前臂掌面,Skintestor Omni用于另一前臂。结果:数据得于每个装置的155个组胺位点及93个阴性对照位点。以5和3mm(包含5和3)风团大小作为界限值来定义阳性结果,Multi-Test II灵敏度保持为100%,但特异度从74%上升到97%,而Skintestor Omni灵敏度由94%下降到87%,特异度从58%上升到88%。Multi-Test II和Skintestor Omni相比,组胺平均(标准偏差)风团大小为9.23(1.37):7.74 (2.83) mm (P .001),平均变异系数为14.8%与36.6%,合并估计方差为0.642:6.974。Multi-Test II所有测试头位置均产生大小相似的组胺风团,而Skintestor Omni在某些测试头位置产生统计学上明显较小风团。结论:Multi-Test II 比Skintestor Omni更具灵敏度及特异度,且在所有测试头位置具有重现性。Skintestor Omni某些测试头位置产生明显较小的组胺风团,应用此装置进行皮肤测试可能导致过敏的不完全诊断。《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年鉴》2007;98:559-562介绍在19世纪60年代,Charles Blackley在其枯草热研究中,介绍了应用皮肤测试来诊断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大约60年后,在1924年Lwis和Grant在其对皮肤血管反应的调查研究中描述了穿刺测试。虽然特异性IgE的体外检测得以发展,但经皮测试依旧作为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标准临床诊断方法,而且此法应用广泛。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测试吸引人之处在于技术简单、成本低、病患易接受及诊断灵敏度高。自20世纪70年代,对经皮测试装置一直在进行着修正与改进,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多头测试装置的应用趋势。这些装置允许同时使用多种变应原提取物,不仅省时且与针刺测试方法相比,更易被儿童接受。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测试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所以对皮肤测试装置来说,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之前经皮测试装置的对比研究显示出,其特性在统计及临床上具有显著差异:如组胺或变应原提取物产生风团大小;阴性对照位点产生反应的可能性。随着皮肤测试装置的不断发展及多头装置的日益普遍,对市场流通产品特性的对比研究为医师提供了有利的重要信息。本文目的便是为了比较两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多头过敏皮肤测试装置:Mutilti-Test II(Lincoln Diagnostics,伊利诺斯州迪凯特)和Skintestor Omni(Greer Laboratories,北卡罗来纳州勒努瓦)。方法研究设计本研究获得圣路易斯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支持,所有参与者均获得知情同意。采用甘油处理过的组胺(6mg/ml 基液)和甘油生理盐水对31名成年人进行皮肤测试,Mutilti-Test II用于前臂掌面,Skintestor Omni用于另一前臂。参与者依次接受Mutilti-Test II于右臂及Skintestor Omni于左臂,Mutilti-Test II于左臂及Skintestor Omni于右臂。一人给予皮肤测试,一人读取并记录结果。结果采用风团中心部分,以最长直径与其中点正交直径的平均值来计算。风团测量在20分钟时进行,符合Mutilti-Test II产品说明书的建议(15到20分钟)。Skintestor Omni内不含产品说明,不能为结果读取时间提供建议。每一阶段前,停止用药时间如下:口服抗组胺药,7天;鼻内抗组胺药(氮卓斯汀),7天;吩噻嗪,7天;抗抑郁药,2周(皮肤试验抑制是三环抗忧郁药功能之一);组胺受体拮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