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指南基于ARM9处理器》.docVIP

《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指南基于ARM9处理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指南——基于ARM9处理器》 读书笔记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基础 嵌入式系统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用来控制或者监视机器、装置、工厂等大规模系统的设备。” ——电气工程师协会 “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何立民教授 “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嵌入式操作系统: 硬实时系统有一个刚性的、不可改变的时间限制,它不允许任何超出时限的错误超时错误会带来损害甚至导致系统失败、或者导致系统不能实现它的预期目标。 软实时系统的时限是柔性灵活的,它可以容忍偶然的超时错误。失败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仅仅是轻微地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 我们可以认为至少嵌入式系统都是软实时系统,所有的嵌入式系统都是实时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实时系统都是嵌入式系统。 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 uC/OS, Windows CE, VxWorks, Palm OS, QNX等。 选择Embedded OS的原则: 系统成本; 市场进入时间及技术支持; 可移植性; 可利用资源; 系统定制能力。 基于ARM9处理器的硬件开发平台 ARM的历史: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公司于1990年11月在英国剑桥成立。 1991年,ARM推出第一个嵌入式RISC核心——ARM6系列处理器,VLSI、夏普、GEC Plessey、德州仪器、Cirrus Logic等公司相继同ARM公司签署了授权协议。 1998年4月,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ARM中国安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于2002年7月在中国上海成立。 目前基于ARM核的处理器有以下几类: ARM7家族; ARM9家族; ARM9E家族; ARM10E家族; ARM11家族; SecurCore家族; OptimoDE数据引擎内核; MPCore多处理器家族; Intel公司的StrongARM/XScale。 2、ARM7和ARM9处理器的主要区别: 指令流水线: ARM7:三级,(取指令,译码,执行); ARM9:五级,(取指,译码,执行,缓冲/数据,回写)。 3、三星S3C2410X处理器: 基于ARM920T核(由ARM9TDMI、存储管理单元MMU和高速缓存三部分组成),片上资源包括: 1个LCD控制器(支持STN和TFT带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屏); SDRAM控制器; 3个通道的UART; 4个通道的DMA; 4个具有PWM功能的计时器和1个内部时钟; 8通道的10位ADC; 触摸屏接口; I2S总线接口; 2个USB主机接口,1个USB设备接口; 2个SPI接口; SD接口和MMC卡接口; 看门狗计数器; 117位通用I/O口和24位外部中断源; 调试嵌入式系统程序 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 实时在线仿真(In-Circuit Emulator, ICE) 优点:功能非常强大,软硬件均可做到完全实时在线调试。 缺点:价格昂贵。 模拟调试 优点:简单方便,不需要目标板,成本低。 缺点:功能非常有限,无法实时调试。 软件调试 优点:纯软件,价格较低,简单,软件调试能力较强。 缺点:需要事先烧制监控程序(Monitor)(往往需多次实验才能成功)且目标板工作正常,功能有限,特别是硬件调试能力较差。 JTAG调试 优点:方便、简单,无需制作Monitor,软硬件均可调适。 缺点:需要工作基本正常(至少CPU工作正常)的目标板,仅适用于有调试接口的芯片。 ARM仿真器工作原理: 利用高速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串行扫描链,通过调试通信通道(Debug Communication Channel, DCC)连接ARM核心内嵌的名为“Embedded-ICE”的调试逻辑,调试逻辑实时监测ARM核心的寄存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调试器设置Breakpoint及Watchpoint后,程序在ARM内核全速运行,调试程序实时监测地址与数据总线并与预设值比较,在吻合时产生异常中断通知内核并把控制权交给调试器。这样,在程序全速运行时,可以在断点处停止,可以设置条件断点、条件观测断点等,而又不占用CPU时间及内存资源。 JTAG接口: 1985年制定的检测PCB和IC的一个标准,1990年被修改后成为IEEE的一个标准,及IEEE1149.1-1990。通过这个标准,可对具有JTAG接口芯片的电路进行边界扫描和故障检测。 创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1、交叉编译步骤: 创建编译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将设置一些环境变量,创建安装目录,安装内核源代码和头文件等。 创建binutils。这个过程结束后,会创建类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