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医护人员健康问题及保证
【摘要】? 近年来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职业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患者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样医护人员也只有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关键词】? 职业安全 保健 职业防护
?自2003年流行SARS以后,医院环境中存在的针对医护人员健康的有害因素,已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据统计在所有SARS病人中约20.00%是医护人员,天津、广东在流行前期高达46%和34%,发病比例在所有患者职业中位居首位。最近有报道,某地有九名医护人员因抢救一名受伤的艾滋病毒感染的病人,接触到该病人的血液,因此这些医护人员被要求进行为期一年的医学观察,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面对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因职业原因健康受到危害,而这种伤害是否应纳入职业病的范畴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该文对医院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 1? 医护人员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 在世人的观念里,医护人员懂得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知识,能够及时医治自身的疾病,其职业有利于自身的保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 1.1? 工作环境? 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细菌病毒密集的环境中,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如流感、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疾病。
??? 1.2? 医源性损害? 医护人员常接触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放射医师接触的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有损他们的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消毒师、护师、检验师常接触的各种化学药品,其中有些能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而危害人体;牙科医生常接触到汞、铜、一氧化碳、二氧化硅、酸、碱等有害物质,其中有些可以导致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易患药物所致的过敏性疾病,如药物性皮炎,有的可致慢性中毒性损害;外科医生、护理人员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的弯腰体位,易发生腰肌劳损与急性腰扭伤,易患功能性腰背痛、下肢静脉曲张、胼胝等疾病;康复理疗科工作人员常接触超短波、高频电压等,这些都影响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 1.3? 社会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医护人员每天服务于千差万别的人群,每天要面对一张张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脸孔,每天感受沉重、感受压抑,加之少数患者缺乏起码的就医道德,容易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产生无端的敌视。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心状态。另外,临床工作复杂多变,责任重大,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常常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紧张压抑及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很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由于疲劳,医护人员下班回家后不愿活动,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随之减少;加之医院夜班频繁,班次无规律,极易打乱人体的生物节律。
??? 1.4? 自我保健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中,尤其是中青年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自我保健。上海市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年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呼吸道疾病、溃疡病、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甲亢、胃炎、肾炎、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也很大;30~50岁的医护人员患癌症的人数也在显著增长。
??? 2? 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 2.1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结核杆菌、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致病源等。
??? 2.2 物理因素? ①放射线:从事x线工作的医护人员;②外伤:针刺伤、刀割伤,手术室护士可能有缝针、刀、剪、克氏针、布巾钳、骨碎片刺伤;③噪声: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手术室、急诊室、供应室等,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
??? 2.3 化学因素? ① 化学药物:如细胞毒素、药物,其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药物通过汽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②消毒灭菌剂:如临床常用高浓度戊二醛和高浓度的甲醛,从事内窥镜清洗消毒、病理切片的工作人员,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直接接触高浓度戊二醛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荨麻疹和手部棕色,而且醛有极高的致癌性;③麻醉的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中,对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以及操作能力都会产生影响。
??? 3?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3.1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总则? ①首先要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操作素质,及时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同时要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护士静脉穿刺、输血、采血时应戴手套。③建立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使用锐器物的目的、种类有详细记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