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ngn.Sci.2009,37(34):17277—17280 责任编辑 熊章琴 责任校对 马君叶
酶水解液的丁醇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王旭明,仇天雷,林有胜 ,韩梅琳 ,孙晓红
(1.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 116012)
摘要 以酶水解液为发酵基质,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CICC8008)厌氧发酵
生产丁醇的l5个因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茵的厌氧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为CaCO。在该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CaCO
浓度、温度、时间3个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 3种因素与丁醇产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优化结果与试
验验证 ,当CaCO 浓度为5.04g/L,温度为35℃,时间为70h,丁醇发酵从初始发酵培养务件下的5.15g/L提高到6.20g/L,产量
提高了20%。
关键词 酶水解液;丁醇发酵;P1ackett—Burman设计法;响应曲面法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517—6611(2009)34—17277—04
Optimization ofBUtanolProduction from CornStraw HydrolysatebyCiostridium acetobuty如um
WANGXu·mingetal (BeijingAgro—bioteehnologyResearchCenter,Beijing100097)
Abstract Withenzymatichydrolysisasthefermentationsubstrate.P1ackett.Burmandesignmethodwasadoptedtoscreenfifteeninfluen—
cingfactorsforbutanolproductionby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 8008.,nleresultsshowedthekeyfactorwasCaCO,.Basedon
theseresults.responsesurfacemethodwasusedforfartherstudyontheeffectsofCaCO1.temperatureandreactiontimeinordertofind
outtheoptimum concentrationlevels.Theconcentration ofbutanolcouldreach6.20 L,comparedtoinitial5.15 L,and theyield
wasenhancedby20% undertheconditionsofCaCO concentration5.04 L,temperature35℃ ,reactiontime70h.
Keywords Enzymatichydrolysis;Butanolfermentation;Plackett.Burmandesignmethod;Responsesurfacemethod
丁醇是一种优 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 与最佳的发酵条件。
用于化工、塑料、有机合成、油漆等工业…。它还是一种极具 1 材料与方法
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 ,被称为第二生物燃料 。并且,丁醇 1.1 试验材料
在替代汽油作为燃料方面性能优于乙醇 。丁醇发酵指丙 1.1.1 玉米秸秆。产于北京市海淀区.粉碎为 1mm后在60
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或拜氏梭菌 (Clostrid- ℃烘箱中烘干,备用。丙酮丁醇梭菌 (Clostridiumacetobutyli—
iumbejierinckii)在厌氧条件下,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发酵生 camCICC8008)购 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产丁醇 j。传统选用的发酵底物为葡萄糖、淀粉、糖蜜和 1.1.2 培养基。种子液培养基:大豆蛋白胨5g/L,蛋白胨5
乳清渗透液等 。由于价格因素,采用传统发酵底物生产丁 g/L,酵母粉5g/L,葡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