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氧载体模拟化合物的制备、表征和载氧作用
赵若鹏 张毅 邵颖*
(绍兴文理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081 绍兴 312000)
摘要:无机配合物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Ⅱ) [Co(Ⅱ)()] 具有可逆载氧能力,是天然氧载体的模型化台物。通过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模型化合物[Co(Ⅱ)()]的吸氧测量和放氧观察了解载氧作用机制。
关键词: [Co(Ⅱ)(Salen)],载氧作用,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载氧
引言
Salen分子是一类配位原子为二氮二氧的大环席夫碱配体,能和大部分过渡金属元素及部分主族元素形成稳定的配合物。[Co(Ⅱ)(Salen)]配合物制备的条件不同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固体形态存在,因此,本文将从Co(Ⅱ)(Sal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载氧来讨论该化合物。通过[Co(Ⅱ)(Salen)]配合物制备掌握合成配合物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同时通过模拟化合物[Co(Ⅱ)(Salen)]的吸氧测量和放氧观察了解载氧作用机制。
本实验以[Co(Ⅱ)(Salen)]为例来观察配合物的吸氧和放氧作用,[Co(Ⅱ)(Salen)]配合物制备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固体形态存在,一种是棕褐色黏状物体(活性型)在室温下能迅速吸收氧气;另一种是暗红色(非活性型),在室温下稳定,不吸收氧气。非活性[Co(Ⅱ)(Salen)]配合物在某些溶中,能与溶剂配位而成活性型。在DMF溶剂生成的加合物[Co(Ⅱ)(Salen)]2(DMF)2O2是细颗粒状的暗棕色沉淀,不易过滤,宜用离心分离,加合物中Co和O的物质的量比可以用气体体积测量法测定。[Co(Ⅱ)(Salen)]2(DMF)2O2加进弱电子给予体氯仿后,将慢慢溶解,不断放出细小的氧气流,并产生暗红色的[Co(Ⅱ)(Salen)溶液。
非活性型 活性型
合成路线:
正文: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表1-1 实验用试剂一览表
试剂 分子量 分子式 规格 厂家 乙酸钴四水 249.08 C4H6CoO44H2O 分析纯AR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水杨醛 122.12 C7H6O2 化学纯CP 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95%) 46.07 CH3CH2OH 分析纯AR 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乙二胺 60.10 C2H8N2 分析纯AR 上海申汕化工有限公司 DMF 73.10 C3H7NO 分析纯AR 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仿 119.38 CHCl3 分析纯AR 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
表1-2 实验所用到的主要仪器
DF-1012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 离心机 TDL80-2B 电导率仪 DDS-307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XY型氧气袋
1.2 非活性[Co(Ⅱ)(Salen)]的制备
250ml三颈瓶中注入80ml w=95%的乙醇,再注入1.6ml水杨酸。再搅拌下注入0.7ml w=70%的乙二胺,让其反应4-5min。此时生成亮黄色的双水杨缩乙二胺片状晶体,然后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赶尽装置中的空气,再调节氮气流使速度稳定在每秒一个气泡,这时使冷却水进入冷凝管,加热水浴温度保持在338-343K。溶解1.9g醋酸钴于15ml热水中,亮黄色片状晶体全部溶解后,把醋酸钴滴入三颈瓶内,立即生成棕色的胶状沉淀,在338-343K时搅拌1h,移去水浴用冷水冷却反应瓶,中止氮气流。在砂芯漏斗中过滤,并用5ml水洗涤三次,用5ml 95%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产品,最后称重产品为1.9g,产率为80.85%。
([Co(Ⅱ)(Salen)]的制备装置图1)
[Co(Ⅱ)(Salen)]配合物的表征
1.3.1 测定溶液的电导率
测定溶液的电导率。(甲醇溶液,浓度约1×10-3mol)
取0.0163 g[Co(Ⅱ)(Salen)]配合物,用甲醇稀释至40ml,测溶液的电导率为3.2。
1.3.2 测定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以KBr压片,在4000-500cm-1范围内测定配体及配合物的固体红外吸收光谱。谱图如下。
1.3.3测定配合物的电子光谱。(氯仿溶液,浓度为5×10-5mol·L-1)
取少量配合物及配体,分别用氯仿配成合适的浓度,在180-550 nm范围内,测定吸收曲线。谱图如下。
1.4 [Co(Ⅱ)(Salen)]的吸氧测定
先检查吸氧装置(图2)的气密性:打开三通旋塞,使试管只与量气管相通,把水准调节器下移一段距离,并固定在一个位置,如果量气管中的液面仅在开始时稍有下降,以后维持恒定,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