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空精炼设备RH多功能顶枪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一月
1 概 述
1.1 项目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
1.1.1 项目背景
RH多功能顶枪是真空精炼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一种为满足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以保证冷轧薄钢板具有良好的塑性、拉伸性、非时效性而开发的真空吹氧设备。顶枪系统主要由顶枪、顶枪升降装置、密封装置吹氧、喷粉和煤气,非常灵活方便系统主要由顶枪、顶枪升降装置、密封装置
1.4.5政策优势
为鼓励、扶持民族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家发改委关于优先采购国产设备的政策,科技、财政、税务部门关于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政策等都极大地鼓舞了本公司的技术创新热情,所以产品的技术档次提高快,产品质量高且价格低,服务专业且到位。因此,在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激烈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XX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人才、技术研发以及销售、价格、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2.1项目的技术线路、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2.1.1项目的技术路线
自2007年开始,XX在第一代顶枪产品的开发基础上,结合LD转炉氧枪设计的成功经验,并认真吸收消化引进的RH顶枪系统设备和工艺技术,最终于2008年完成多功能顶枪装置设备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了我国的炉外精炼设备技术和工艺技术水平,以及整套装置的国产化率,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1.1技术开发内容
(1)顶枪的喷嘴结构、参数研究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供氧强度、钢液深度、真空室大小等),顶枪的喷嘴结构、参数等直接影响到喷嘴出口氧气流的马赫数、吹氧脱碳速度及脱氧剂的消耗等。通过研究,力求在满足工艺要求以及马赫数≥3的条件下得到合理的枪头结构和参数。
(2)顶枪加热能力研究
在RH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出钢温度,需要通过顶枪对一些钢种进行温度补偿,以补偿自然热损。根据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包括脱碳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一氧化碳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脱氧剂所产生的热量等)、自然热损、吹氧强度,以及出钢温度等工艺条件,通过研究,力求得到较为合理的燃气烧嘴工艺参数。
(3)顶枪的枪位离钢液面距离研究
顶枪抢位与钢液面的距离直接影响到炼钢过程中脱碳效果,从脱碳功能考虑,要求枪头孔开口比较大,枪位低些,有利于氧气流股的刚性,使钢液面产生凹下状态深,加快脱碳反应速度;而从加热功能考虑,要求枪液开口比较小,枪位高些,有利于氧气流股的扩散面积,提高一氧化碳的燃烧率。从兼顾脱碳和加热考虑,力求得到合理的枪位参数。
(4)RH顶枪系统整体功能设计研究
在完成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生产现场(有能力提供现场测试)能源介质条件和工艺条件,完成RH顶枪系统(枪体)的设计图纸。
主要技术指标:马赫数 ≥3;加热速率:≥50℃/h
2.1.1.2关键技术
(1)氧枪喉口直径确定
氧气流量公式:Q=17.64CDAP0/T01/2
其中:Q-氧流量
CD—流量系统 CD=Q实/Q理 CD一般为0.95~0.95取0.95
A-喉口面积(㎡)
T0-滞止温度 假定为
P0-滞止压力 已知为
(2)氧枪出口直径确定
喷孔出口截面上压力
实际可用滞止氧压P0
驱动压力比 Pt/P0
(3)传热计算及冷却水水量确定
①顶枪受到的高温辐射热量约2540 kw;
②在冷却水流量100m3/h,进水温度40℃,出水温度60℃时,顶枪枪体内壁温度约102℃,外壁温度约235℃
按氧枪经验公式计算冷却水用量
Q=6.45×10-2D×L{其中:Q--水流量(m3/h)}
D--喷枪外管外径(㎜)
L--暴露于炉内和烟罩的喷枪长度(m)
(4)关于喷吹高度的推算
根据尉岗博幸(日本)所著的炉外精炼一书叙述
Ak=avd2(H0+HC)-1
Ak---表观脱碳速度容量系数
v---氧气流量或流速
d---氧枪直径
H0---氧枪距钢水面的距离
HC---凹坑深度
由此可做如下推理
(H0+HC)= (avd2)/Ak
2.1.1.3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1)枪体结构改进
以简化组装,减少焊缝,攻克了由于焊缝过于密集应力过大而使焊缝在高温下开裂或变形的难题。
本项目产品,包括喷头、四个过渡连接管以及四个本体管,其中,四个本体管为套管结构,从内向外分别为:中心管、内管、中内管、外管;四个过渡连接管与四个本体管相对应,从内向外分别为:过渡中心管、过渡内管、过渡中内管、过渡外管;过渡中心管的前端与喷头对应端插接,插接口设密封圈,后端与中心管焊接;过渡外管的前端与喷头对应端焊接,后端与外管焊接;过渡内管的前端与喷头对应端焊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