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 35卷 第6期 2011年 12月
JOURNAIOFDAQINGPETROlEUM INSTITUTE V0I.35 No.6 Dec. 2OU
克拉玛依油 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微相分析
伊振林 ,回 绣 ,张保 国。,王晓光 ,杜丙录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l63712; 2.大庆油 田有 限责任公司 第六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712; 3.中国石油长庆油 田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21; 4.中国石油新疆油 田公司 勘探开
发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5.大庆油田有 限责任公司 第二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414)
摘 要 :分析克拉玛依油 田六中区克下组沉积环境 ,指出不 同沉积微相储集性能与含油性之 间关系 ,为后期开发调
整提供依据.研究野外露头 、岩心及化验 资料等 ,在确定研究区沉积环境基础上 ,分析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指 出沉积微相
与含油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为以辫状河为主的冲积扇,主要发育扇 中和扇缘亚相,依据各微相类型的岩性、沉
积构造及测井曲线形态等特征 ,将扇中亚相分为辫流水道 、辫流砂 岛和漫流带等微相,扇缘亚相分为径流水道和泛洪带
微相.不同沉积旋回内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规律 :下部中期旋 回砂体呈连片状,厚度大,延伸范围广 ;中部中期旋 回砂体
以宽带状为主,厚度较薄,延伸范围较窄;上部中期旋 回砂体 以窄条带状为主,厚度薄,延伸范围窄.储层物性稍差的侧
缘一漫流带及砂体井控程度较低的窄条带状砂体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对象.
关 键 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岩石相 ;克拉玛依油田;六 中区;克下组 ;含油性
中图分类号 :TE121.3;P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891(2011)06—0022—06
0 引言
冲积扇的形成和发育受 自然地理 、气候条件和地壳升降运动等因素制约.造山作用越强、地形高差越
大 、气候越干旱 ,冲积扇就越发育.人们研究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及影响因素__l .Stanistreet等根据沉积作
用过程提出三元分类,分别为以碎屑流沉积为主的、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的和以曲流河道沉积为主的.第
一 种冲积扇主要形成于构造运动强烈 、地形坡度大、气候干旱的地 区;第二种冲积扇主要形成于构造运动
较强烈 、地形坡度较大、气候半干旱或半湿润的地 区;第三种冲积扇主要形成于构造运动较弱、地形坡度
小 ,气候湿润 ,雨量充沛 ,河流中常年有水的地区.对比不同类型冲积扇实例 ,发现其规模差异较大,以碎屑
流沉积为主的冲积扇规模最小 ,以曲流河道沉积为主的冲积扇规模最大,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的冲积扇规
模介于二者之间.通过研究 区密闭取心井岩心观察、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及化验资料分析等 ,笔者认为研究
区沉积环境为以辫状河道沉积为主的冲积扇.
1 地.质 概 。
克拉玛依油田地理上位于东径 80。44~86。1,北纬 44。7~46。8之间;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 ,
西临扎依尔山南麓 ,呈东北~西南条状分布,长度约为 50km,宽度约为 10km,属单斜构造.其 中六中区
位于克拉玛依油田中部 ,东北部以白碱滩北断裂为界,西南部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区和克一乌断裂为界,属
于断块油田(见图1).研究区 自上而下发育第 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和石炭系,三叠系 由下 向上依
次划分为百 口泉组 、下克拉玛依组 (简称克下组)、上克拉玛依组和 白碱滩组.克下组划分为 2个砂层组
(S6、S7)、7个小层 (S61、$62、$63、$71、$72、$73、s74).其 中$72和 $73分别划分为 3个单元.依据高分辨
率层序地层学原理E 鸵],将六中区克下组划分为 3个中期旋回,分别为下部中期旋回(s73一s74)、中部中
期旋回($71一$72)和上部中期旋 回(S61一S63),均为上升半旋 回(见 图2).
收稿 日期 :2010—06—10;审稿人:阎百泉 ;编辑 :张兆虹
基金项 目: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20090007120003)
作者简介:伊振林 (1976一),男,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储层地质学和油藏描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毛管布置形式条件下棉花膜下滴灌水盐分布规律.pdf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RTER)杂志2012年各专题组稿重点.pdf
-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两种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pdf
- 6株土壤拮抗放线菌的抗菌活性测定及初步鉴定.pdf
- 不同种属细菌感染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pdf
- 部分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A、H抗原表达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研究.pdf
- 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内容过滤系统的研究.pdf
- 济阳坳陷渤南-邵家地区沙四段碳酸盐岩有效储层发育规律研究.pdf
- 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赘生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pdf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小鼠癌性恶病质干预和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