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人肉搜索_的伦理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论受到的是鲜花掌声还是攻击谩骂 ,他们的正常 生活均受到了严重侵扰。 一、“人肉搜索 ”的产生机制 2001年 ,有网民在猫扑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 ,并声称 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 ,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 ,此 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 ,并 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这个事件为该网站赚取了极 高的人气和点击量 ,并且网民们自己也在过程中发掘了之 前没有注意过的潜力 — ———搜索。从此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被人称为 “人肉搜索 ”的互联网搜索行动诞生了。 (一 ) “人肉搜索 ”的受众基础 “人肉搜索 ”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 两点 : 11受众的窥私欲。这是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受者双方 共有的心理特征。据调查 ,相当一部分人打探他人的隐私 , 既满足了自己的窥私欲 ,又在满足其他网民窥私欲的过程 中为自己确立了在网民中的地位。因而 ,对他人隐私的打 探成为一部分网民竞相追逐的目标。窥私欲是人肉搜索的 受众心理基础。即使是出于道德审判目的的人肉搜索 ,它 所依赖的心理基础仍旧是窥私欲。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 , 会面对大量的搜索信息 ,参与的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 提纯和筛选。通过种种信息来找到确切相关的真实资料 , 这过程即是对他人隐私的挖掘、组织、分析。人们在人肉 搜索的过程中 ,通过对陌生人信息的检索 ,满足了自己的 好奇心和窥私欲。 21 “虚拟我 ”的消解。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确切身份 ,都有自己的 “自我感受 ”,这就是 “主 我 ”的身份。同时 ,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里 ,在与 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 ,他人会对 “我 ”产生印象和评价 , 这就是大概的 “客我 ”。“客我 ”因 “我 ”的言行举止而差 别 ,也因 “客体 ”不同而感受不同。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 自尊和虚荣 ,都希望 “主我 ”和 “客我 ”统一 ,这也像一 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我们的言行。互联网的出现 ,给我们营 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虚拟性是网络的显著特征 ,网络的虚 拟性为网民提供了 “主我 ”、“客我 ”之外的第三重身份 — ———“虚拟我 ”。“虚拟我 ”使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意发布信 息 ,而不需要对信息负责 ,这满足了许多人逃避现实责任 的愿望。但也使得人们置身于信息的汪洋中 ,却因无法验 证信息的真假而无所适从 ,从而导致人们陷入信息的极大 丰富与无从选择的矛盾怪圈。因此 ,当网络发展到一定阶 段时 ,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 “化虚拟为现实 ”的神奇妙 方 , “人肉搜索 ”便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在众多网民 的合力搜索下 ,一些隐身网络的符号化人物显现真身 ,一 些本属于隐私的东西也公布于众 , “人肉搜索 ”导致 “虚 拟我 ”的消解。这一方面带给网民们网络回归现实的快慰 , 另一方面 ,也让不少人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现实之痛。 (二 ) “人肉搜索 ”的传播基础 网络媒介的传播控制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拉斯韦尔提 出的 “5W传播模式 ”① ,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高比率重合 , 人际传播随时可以转化并扩大为大众传播。任何一个网民 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和传播者 ,互联网成为 人们思想交汇、争锋、最后汇聚的领域。人们在日常生活 3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研究 ”(项目编号 : 06BXW014)的研究成果。 现代传播双月刊 2009年第 5期 (总第 160期 )    15  传播文化 陈正辉 : “人肉搜索 ”的伦理思考 中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 ,一句不经意的话 ,或者一个普通 网民的帖文 ,甚至个别网民的 “炒作 ” ,经过网络裂变式 的传播、催化和放大 ,很容易演变成大的社会事件 ,甚至 政治性问题。这就为 “人肉搜索 ”形式的出现和蔓延 ,打 下了坚实的传播基础。这里也主要说两点 : 11沉默的螺旋的强大威力。“沉默的螺旋 ”是由伊丽 莎白 ·诺埃尔 ·纽曼提出来的 ,认为个人的意见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他人想法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 ,并且受 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这类观点就越发大胆地 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会 遭到攻击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 确定主导意见; 们在网络上展开了 “人肉搜索 ” ,将该男子锁定为深圳海事 维护某 在涉及公共事务的案例中 , 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击力量最令人称奇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