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7期 (2014年7月) 中国科技论坛 99——
资源枯竭城市与资源富集城市的
产业对接布局研究
陶晓燕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产业对接为资源枯竭城市和资源富集城市的共 同发展提供 了一个契机。本研究引入基于产业梯
度理论的产业梯度系数和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成长系数,建立一个二维坐标体系模型,并以河
南省焦作市和平顶 山市为例,探讨资源枯竭城市和资源富集城市的产业对接 问题。该方法为对接产业的
选择提供 了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产业对接 ;资源富集城市;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梯度系数;产业成长系数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 :A.
StudyonIndustrialTie-in Layoutbetween
Resource.richCitiesandResource.exhaustedCities
TaoXiaoy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7,China)
Abstract:Industrialtie.inprovideschancesforthedevelopmentofresource—richcitiesandresource—exhaustedcities.Thispaperintro—
ducesindustrialgradientcoefficientbasedonindustrialrgadienttheoryandgrowthcoefficientbasedonlifecycletheoryandestablishes
atwo—dimensionalcoordinatesystemmode1.ThenthepaperstudiesonJiaozuoCityandPingDingshanCityanddiscussesdockingindus—
triesbetweenthetwocities.Th estudyprovidesaneffectivewayofrthechoiceofdockingindustry.
Keywords:Industrialtie—in;Resource-richcity;Resource-exhaustedcity;IndustriM rgadientcoefficient; Industrialgrowthcoeffi ‘
1 前言 的二次分工与合作。产业对接为资源枯竭城市和
资源富集城市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主
产业对接是一种基于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和互
导产业相同或类似的资源枯竭城市和资源富集城
补性、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而进行的区域之间深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以河南省义马煤矿区为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河南联合基金
项 目 “基于演化博弈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U1204709),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 目 “基于灾害隐
患视角的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案例深化机理研究”(2011GGJS一118),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 目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为例”(2013GGJS一132)。
收稿 日期:2013—09一l7
作者简介:陶晓燕 (1978一),女,山东潍坊人,中原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7月)第7期
市的产业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为产业对接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0后”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与应对举措.pdf
- “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从西方经验到中国语境——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文献考察.pdf
- “相互”的定语用法探析.pdf
- “协统者时代”美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以哈佛大学戴瑞克·伯克教学中心为例.pdf
- 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pdf
- CAFTA的建立是否导致中国高碳产业向东盟欠发达国家转移.pdf
- 包容性发展背景下中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pdf
- 边缘与中心:大学社会职能走向探析.pdf
- 博学审问、取精用弘——美国汉学家康达维教授的辞赋翻译与研究.pdf
- 产品质量规制的广西实践.pdf
- 组织因素对中小企业破坏性创新绩效影响研究.pdf
- 祖业亦或私产:论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对赣北z村征地纠纷的个案解读.pdf
- 最优组合选择中的风险容忍参数选择.pdf
- 贵州省五校联盟201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doc
- 贵州省五校联盟201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doc
- 河北省沧州市2012届高三11月复习质量监测数学(理)试题.doc
- 河北省沧州市2012届高三11月复习质量监测数学(文)试题.doc
- 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2年高三密卷一理综试题.doc
- 河北省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doc
- 河北省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