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论衡:解悟马汝珩教授的学术遗产.pdfVIP

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论衡:解悟马汝珩教授的学术遗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 5月 清史研究 May.2014 第2期 TheQingHistoryJournal No.2 清 史 纂 修 清代边疆民族史研究论衡 : 解悟马汝珩教授的学术遗产 张世 明 中国边疆民族史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资深教授马汝珩 先生2013年 11月7 日中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 86岁。 在上世纪80年代清史研究所是当时全国比较少有的大型研究所,就有 30多人,甚至超过了 一 个普通的系。更何况当时的清史研究所堪称走的是精英路线,留强淘弱,人员的学术水平颇 高。我当时由于年龄小,不想参加工作,决计读研究生。当年马汝珩教授招收中国边疆经济开发 方向的研究生,遂通过李秉芬老师介绍,去拜访马汝珩老师,表达 自己的求学愿望。是时,报考 清史研究所的人很多,17人,过线的仅有2人,我的总分第一。对于马汝珩老师最终收留了我, 我终身感激。韩愈曾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文革”结束 后,百废待兴,书荒的痕迹依旧隐然可见。马老师在 “文革”期间就未间断学术研究,所以老 马识途,当马大正、蔡家艺等年高德劭的前辈学者初涉卫拉特蒙古史领域之初 ,均集体拿着笔记 本毕恭毕敬登门求教,被这些前辈坦承为研究入 门的引路人。对于我这个稚气未脱的学生,马老 师更是耐心指点迷津,把 自己收集的诸如图齐 《西藏中世纪史》②、柳陛祺 《西藏喇嘛教寺庙与 僧侣组织》等铅印内部资料提供给我。 [收稿 日期J2014—02—15 [作者简介]张世明 (1966一),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2;zshimingruc@163.corn ① 马汝珩教授 1927年 11月20日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回族。1947年入国立东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学习, 1948至 1952年,先后在东北行政学院行政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52至 1953年,在沈阳市立二 中任历史教师。1953至 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从事研究生学习。1956至 1972年 ,在中 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任助教、讲师。1972至 197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史研究组任讲师。1978年调 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任讲师、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 以来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 研究所清代前期历史研究室主任、校学位评委会历史分会委员 ,历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 ,中国中亚文化研 究协会理事 ,中国中亚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理事等职务。马老师曾用笔名史泽、武英平 、庆思、求是 、施达青 等 ,自1957年发表 《试论阿古柏政权的建立及其反动本质》首篇学术论文后 ,长期在边疆民族史领域勤奋 耕耘,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对清代厄鲁特蒙古史研究、清代边疆开发史、清代回民起义史等领域的研究 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主要论著有: 《厄鲁特蒙古史论集》(1981年,与马大正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 《漂 落异域的民族——17至 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 (1991年 ,与马大正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清代 边疆历史论衡》 (200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主编 《清代边疆开发研究》 (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清代的边疆政策》(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② 《西藏中世纪史》,李有义,邓锐龄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民族史室民族学室 ,1980年铅印本。该 内部资料译 自:GiaseppeTucci,TibetanPaintedScrolls,vo1.1,Roma,IstitutoPoligraficoeZeccadelloStato, 1949 147 当时写作论文检索资料不易,没有电脑,写论文用稿纸。我基本上酝酿好之后,一气呵成, 但中间会有个别点窜修改之处。写完后誊抄必须工工整整,一天,仅能誊抄500字的大稿纸五六 页,一篇二三万字的稿子需要一周左右时间从早到晚誊抄方能够完成。马老师做学问非常严谨, 所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