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 卷 第7 期 控 制 与 决 策 2013 年 7 月
Vol. 28 No. 7 Control and Decision Jul. 2013
文章编号: 1001-0920 (2013) 07-0961-11
基于U 模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十年发展综述
1 2 3 4
徐凤霞 , 朱全民 , 赵东亚 , 李少远
(1. 齐齐哈尔大学自动化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 西英格兰大学工程设计与
数学系,英国布里斯托BS161QY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山东青岛266544 ;4.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上海200240)
摘 要: 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普遍问题, 建立一个通用、易于控制器设计并具有高精度的非线性
模型是解决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 U 模型的起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演变而来的. 自U 模型被提出以来, 已为非线性
控制系统设计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为此, 在总结十年来基于U 模型的对象辨识、控制系统设计和鲁棒性研究
的基础上, 分析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具有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基于U 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
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U 模型;辨识;系统设计;鲁棒性
中图分类号: TP13 文献标志码: A
U-model based design methods for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1st decade
1 2 3 4
XU Feng-xia , ZHU Quan-min , ZHAO Dong-ya , LI Shao-yuan
(1.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2.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thematics,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 BS161QY ,UK ;3. Department of Chemical Industrial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6544,China ;4.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Correspondent :XU Feng-xia ,E-mail :xu hit
@163.com)
Abstract :::The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 is a widely recognised challenging issue. The key point in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design is a general model prototype with conciseness, flexibility and manipulability while keeping little loss
of precision, which is the insight and origin of U-model developed. Sine the U-model is proposed, a ne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