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建筑业发展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沭阳建筑业发展情况 2006年,全县填报建筑业统计年报的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共45家,同比增长18.4%,其中总承包企业22家,专业承包企业14家,劳务企业9家。上述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7亿元,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一、全县建筑业的基本情况 ??? 1、企业分类情况 ??? 目前45家建筑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3家,占6.7%,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42家,占93.3%;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房屋建筑工程类企业36家,占85.7%,建筑装修装饰类企业4家,占9.5%,其他建筑业5家,占11.9%,建筑安装业是空白;按企业资质等级分组,特级企业没有;一级企业5家,占11.9%,且皆为劳务分包企业;二级企业9家,占21.4%,其中4家为劳务分包企业;三级以下企业28家,占66.7%。从企业分组不难看出,全县建筑业主要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并且企业资质等级以三级为多。 2、生产经营情况 ??? 2006年全县资质等级以内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6个,与建设单位共新签工程施工合同11.50亿元,比上年增加1.89亿元,同比增长19.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77亿元,比上年增加2.32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0.73亿元,同比增长90.9%,安装工程产值0.03亿元,同比下降96.8%;其他产值0.01亿元,不及上年的百分之一。完成竣工产值8.01亿元,比上年增加1.17亿元,同比增长17.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4.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5。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其中新开面积163.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9%。年平均从业人员1.82万人,同比增长43.3%,工程结算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42.3%,利税总额9296万元,同比增长26.3%。 ???? 3、横向比较情况 ??? 从《2006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中的《2006年江苏各县(市、区)建筑业主要指标名次》看,?2006年全县建筑业企业营业额为11.18亿元,排名第62位;所有者权益3.98亿元,排名第55位;利税总额0.93亿元,排名第54位;劳动生产率6534万元/人,排名第54位;人均报酬8296元/人,排名第64位。全县各项主要指标的名次均靠后,且低于周边的泗阳、泗洪、宿豫、东海、涟水等县区,全县建筑业企业营业额还不及涟水的四分之一。? ??? 二、存在的问题 ??? 从目前全县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施工队伍素质以及所开辟的建筑市场景气等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 1、高增长、低效益问题困扰企业发展。200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达27.5%,而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仅达到3.86%,利润低得令人难以想象。大多数施工企业拥有的仅仅是常规技术,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施工,差别化竞争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不到位,传统建筑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形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传统建筑业是资源消耗“大户”,是建立在粗放型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资源耗费的沉重代价削弱了企业的利润。 ??? 2、企业缺乏竞争力。2006年,全县拥有二级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家,占全县资质企业的13.9%,完成产值4.09亿元,占全县资质企业的38.2?%。到目前为止,沭阳尚无一家一级总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近几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建筑市场也越来越旺,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全县建筑业企业由于资质等级低,缺乏资金,机械设备也陈旧,加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等因素,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致使规模大的工程项目大多被县外建筑企业承建。 ??? 3、企业经营领域狭窄。全县建筑企业在专业结构上偏重于房屋建筑,目前,建筑企业大多以实施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方式为特点,与建筑相关的项目管理、设计、融资等各项综合服务能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在市内、市外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建筑安装业还是空白,专业施工队伍发展缓慢,跟不上做大做强全县建筑业总趋势的需要,使建筑企业很难多方位承揽建设工程项目。 ??? 4、企业经营管理层力量薄弱。一些企业管理层素质及科教投入远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规范运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层次、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的建筑业企业管理人才紧缺,特别是一些低资质的建筑企业,这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 5、工程款拖欠问题依然存在。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旧帐未彻底清除新欠又增。2006年末,全县建筑业

文档评论(0)

地产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