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型汽车覆盖件球墨铸铁模具实型铸造工艺实践
田万刚 左从军 高瑞飞(芜湖瑞鹄铸造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9)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大型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球墨铸铁铸件实型铸造过程中关键工序控制,从涂料的应用,工
艺设计,到熔炼时成分控制,球化及孕育处理,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方面阐述生产合格的大型汽车覆盖件拉延模
球墨铸铁铸件的工艺实践经验。
关键词:拉延模;球墨铸铁铸件;实型铸造;工艺实践;机械性能
拉延模是汽车车身覆盖件模 和贴字部位的补刷 涂层厚度可通过调整涂料浓
具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铸件,在工 对模型的热节及拐角部位涂刷 度,流涂次数来控制。在合适的浓
作时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必须 一遍水基涂料原浆,以增加热节部位 度下,模型流涂2次,涂层厚度1.5mm
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高耐磨损性, 的涂层厚度,减少此部位的粘砂。 左右,热节部位涂层厚度稍厚。流
高冲击韧性,同时要求热处理工艺 涂后在烘干房中干燥,为保证模型
简单,淬透性好,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涂层的彻底干燥,一般烘干时间不
能等等。表面光洁,尺寸保持性好, 得少于24小时。
铸件内部不得有气孔、缩松等缺
陷,是其最基本的性能要求。下面 2 造型工艺
着重介绍大型球墨铸铁汽车覆盖件 (1)浇注方式:采用底注式或侧
拉延模实型铸造过程中工艺控制。 注式浇注系统,内浇口均匀分布在
模型形状面上。
图1 水基涂料对热节部位的补刷
1 涂料的应用 (2)浇道设计:采用开放式浇注
实型铸造工艺中涂料作用在于 系统∑F直 :∑F横 :∑F内=1:1.1:1.4,内
提高铸型的耐火度和铸件表面质量, 浇口截面80×25mm,均匀分布在铸
防止粘砂和砂眼,获得表面光洁的 件形状面上。同时必须考虑集渣
铸件。实型铸造水基涂料可做成膏 和排气。
状、粉状,经稀释调节成波美度合乎 (3)压头设计:设置较高的压头,
要求的流体,要易于喷涂,涂敷、烘 保证较高的充型压力。对于长度较
干、冷却后涂层均匀、无杂质,发气 大的铸件,采用中间浇注,以使铸件两
量≤35mL/g,耐火度≥1550℃,固体含 图2 水基涂料对贴字部位的补刷 端温度均匀,压力角控制在10-14。。
量≥70%;具有良好的涂挂性及流 (3)缺陷防止:采用无冒口铸造
平性;良好的常温强度及高温强度, 使用水基涂料原浆对贴有吸塑 工艺。球铁的特点是糊状凝固方式,
良好的触变性及透气性,良好曝热 字部位进行补刷至完全覆盖,这样再 从共晶转变开始到转变结束温度范
抗裂性等。 进行流涂时,稀释过的水基涂料就很 围较宽,铸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2渠道关系的基本认识.ppt
- 2007高考语文复习方案(教师版)-宝鸡市渭滨区教育局.ppt
- 2007届高三生物考前辅导材料图表曲线类专题复习.doc
- 2010年度全国税收调查表(企业表)和(货物劳务表)的填报.doc
- 2010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竞赛实施方案.doc
- 2011年度第二批次公共汽车线路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doc
- 2011年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doc
- 2012年管理类综合能力真题逻辑推理及答案.doc
- Chapter3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组.doc
- D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oc
- 仰韶文化彩陶绘画课件.pptx
- 2025年轨道交通车站智能化服务与乘客体验深度融合路径研究报告.docx
- 文创ip合同协议.docx
- 金融科技产品合规风险评估与2025年内控管理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窗帘控制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应用分析报告.docx
- 农村电商生态构建视角下2025年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docx
- 疫苗行业冷链物流报告:2025年重大疾病防控策略与物流保障分析.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政策导向与锂矿资源市场分析报告.docx
- 宠物美容行业分析报告:2025年宠物消费市场结构演变.docx
- 卫星通信与G技术融合创新研究报告:2025年行业应用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