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学起源的历史,也就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疾病乃至一切危险因素作斗争的文明史。它来源于感性认知,服务于理性实践。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医学的起源史,也是人类的文明史。 ⒈ 调摄精神 ⒉ 锻炼健身 ⒊ 预防传染 ⒈ 调摄精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即强调了调摄精神的重要性。 ⒉ 锻炼健身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健身运动,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汉代华佗吸收前人“导引”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体现了中医学最基本最宝贵的预防思想,见诸行动最明显的是预防传染性疾病。 隋代《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指出“人感乖疠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故在隋唐时代为防止麻风病的传染,采用隔离居住措施,将麻风病人集中在“疠人坊”一处,并给以治疗,以杜绝不传染。 宋明时代(大约11世纪)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清代叶天士治温病伤及胃阴之后,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肾的药,并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原则。 (一) 本草和方剂 (二)针灸 公元前的《山海经》中记载有100多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物。 秦汉时代(公元1~2世纪)编成我国现有的最早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唐代《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发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录方剂11096个。 《内经》中记载有13方,成为方剂之始。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内记载有113方。 《金匮要略》记载有262方。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为后世公认的一部具有验、便、廉特点的方书。 明代《普济方》,收方61739个。 一般把针灸术的起始,定在新石器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晋代皇甫谧写成《针灸甲乙经》,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宋代王唯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还主持创铸两具针灸铜人,刻有经络路线和穴位名称,为针灸首创教学工具。 ?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的提高,中医学逐步向专科方向发展。宋元时期分为大方脉、杂病、小方脉、妇产、五官、正骨、眼、口齿等13科,各种医学专著也日渐增多,逐步形成以内、外、妇、儿等科为主的临床学科。 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载有眼科药物70种。 唐代《秘传眼科龙术论》是我国第一部眼科专书。 《证治准绳》记载的眼科证候有170余,书中最早记载了色盲,称为“视赤如白证”。 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⑴ 就形体结构而言 ⑵ 就生命基本物质而言 ⑶ 就机能活动而言 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方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意。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生命活动、健康、疾病等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⒈ 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 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 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辨证的关键是“辨”。所谓“辨”,有审辨、甄别等意思。所谓“证”,有“证候”、“证据”之意,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总的病理概括。 辨证是将望、闻、问、切等诊法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作“以表知里”。人体的内外是一个整体,相互间通过脏腑经络相联。 “有诸内,必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