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破藩篱 回归故国
“大火无心云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湖中景色幽。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星际游。”——这是郭沫若在“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上赠给钱学森的一首诗,道出了钱学森“冲破藩篱,回归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出 洋
1935年8月的一个傍晚,钱学森与一群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生在上海登上杰克逊总统号邮轮。摄于船上的一张照片留下了他们临行前最后的样子——一群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穿西装打领带、留着小平头的年轻男子,排成整齐的行列,神情庄重严肃。当杰克逊号缓缓驶离港口,岸上的亲友逐渐消失在远方。此时此刻,钱学森父母——钱家洽、章兰娟目送爱子远赴重洋那悲喜交加的心情不难领会,但钱学森在想什么呢?他终于要去美国了,一个他的祖辈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进入一所陌生而著名的学校。
成 就
当年,钱学森来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但是,一年后他就离开了。因为,无论是在性格上还是在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钱学森与麻省理工学院都大相径庭。钱学森想要的是一种理论式的教育,而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则以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毕业后就能投入生产的工程师为傲。一位科学史评论家这样写道:“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是像爱迪生那样的,而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
1936年10月,钱学森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开始了与先是尊敬的老师、后是亲密的合作者冯·卡门教授的情谊。
第一次见面时,钱学森异常准确地回答了教授的所有提问,他的敏捷思维和智慧,顿时给冯·卡门以深刻的印象。
冯·卡门每周主持一次研究讨论会和一次学术研讨会,给钱学森提供了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钱学森后来称,在这里的学习使他“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问题,让人大开眼界。
钱学森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老师鼓励他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因此,钱学森经常到物理系去听课,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如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等;他还到生物系去听摩根讲遗传学,到化学系去听L·鲍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讲结构化学。这些大师对航空系的学生去听课,毫不排斥,后来还成为好朋友。
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感受到了这所著名大学的民主学风和创新氛围,他说:“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想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面。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地迈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钱学森很快显示出“比别人高出一大截”的能力。
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钱学森就和其他同学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他担当起了理论设计师的角色。而火箭在当时还属于幻想中的东西,大家把小组称为“自杀俱乐部”,因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实在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正是钱学森完成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
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钱学森开展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1946年5月20日,钱学森向《航空科学杂志》提交了一篇题为《超空气动力学及稀薄气体力学》的论文。这篇发表于当年12月的论文或许是钱学森在美国时发表的最著名的论文。钱学森所做的,便是设计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空气动力学公式,将空气的分子结构和气体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均考虑在内。这样,他就革命性地改变了空气动力学家思考的高空高速飞行的方式。这篇论文获得极大关注并被频繁引用。它奠定了钱学森作为美国最伟大的理论空气动力学家的地位。
钱学森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5年,钱学森已经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1954年,一本名为《工程控制论》的学术著作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这本书甫一问世,就赢得了国际声誉,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从事控制论的研究,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书的作者就是钱学森。
1950年至1955年,钱学森为了分散美国政府的注意力,决定从事远离军事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研究。作为世界级的导弹和火箭专家,钱学森很自然地把关注目光转移到一门新兴学科——控制论。他5年磨一剑,开辟了研究的全新领域,并获得了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成功。多年后,回忆《工程控制论》的写作与付梓,钱学森说:“研究工程控制论只是为了转移美国特务们的注意力,争取获准回归祖国。当时并没有想到建立一门新学科。”
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这样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