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水稻光合关键酶定位与
叶片衰老过程生理生化
硕士:王妮妍
导师:蒋德安 教授
翁晓燕 副教授
摘 要
本研究透过对水稻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进行镭魏器定位,同时结合水稻
光合日变化规律,再利用免疫扩散定量分析法,研究这两种酶的分布、含量以及活
力在一天中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了光合关键酶Rubjsc。和RCA活性在中午下降的
原因;同时,通过对剑叶衰老期间光合及光合关键酶动态的观察以及对lO叶期水稻
全栋不同时位叶片和整个衰老期间单个叶片(第il叶稚剑对)衰老楣关生理生化变
化关系的研究,为光合“午休”理论的深入、Rubisco活化酶生理功能的进一步明确
以及延缓光合下降,提高水稻光合生产率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利用
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衰老调控做些基础性工作。
分布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Rubisco初始活力和配A活力与光合日变化密切相关
在光照最强的13时,出现光合“午休”,叶绿体中Rubisco的密度有一定程度降低
力变化与叶绿体中RcA含量变化较为一致,表明Rc^在叶绿体中的分布对调节其本
身活力和Rublsco活性有重要作用。
水稻剑叶抽穗后,其光合速率持续下降,但下降有缓降和速降期,缓降期(抽
III
穗后15天内)内剑叶的光合速率变化不大,抽穗后7天达最大值:速降发生在第14-21
降有关。
不同叶位的叶片,其叶绿素含量、Hill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力都呈
现从上到下先升后降的变化,但不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很小,MDA含量则是持续上升
ll叶和剑叶从出叶到近死亡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HiH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
以及s0D活力也都是先升后降,MDA含量持续上升,不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相对
较小。
对全株从上到下的叶片与第11叶出叶后5天、剑叶出叶后5天各项生理生化指
标每隔5天的值对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ll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MDA
含量和SoD活力,均有显著正相关。Hill活力变化上,不同叶位叶片的变化与第11
叶和剑叶的变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695;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上,相关系数
活力变化上,不同叶位叶片与第11叶的变化相关系数为O.6603,与剑叶没有相关性
而在叶绿素含量和不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上都没有相关性或相关系数很小(R2o’3)。
这表明除叶绿素和不溶性蛋白含量外,全株从上到下每个叶位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当于11叶或剑叶从展开起到死亡每隔5天的生理生化指标。
关键词:光合关键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日变化:衰老
致 谢
本研究在导师蒋德安教授、翁晓燕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它凝聚了
两位导师辛勤的汗水耳a耐』乜细致的教导。导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
严谨的科研治学态度、求实的学术作风、以及平易近人的高尚人格给我留下
了深杰q印象.将使鼗终身受益。值此毕业之际.谨向恩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
崇高的敬意。
感谢电镜室洪健、徐颖、方月鲜老师以及生物技术研究所胡东维副教授
在肢体金标记实验部分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蒋琴素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提供了
许多便利条件。感谢本实验室张峰、孙骏威、金松恒、黄宗安.刘信,植物分
子生理实验室鬟p炳松以及生物技术研究所赵淑芳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热1青
帮助:生命科学院00级学生陈烨、曾勇、于洁、张宏梁、陈大明、杨君等在
实验中也给予了大力协助。
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告9养育和全力的支{争与。关怀:感谢我的妹妹给我的关
心和鼓励:感谢我的表姐、表姐夫给我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同掌和朋友们
本研究是蒋德安教授主持课题的国家自然科掌基金的资助(No 一部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妮妍
二零零三年五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