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西省新余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VIP

[套卷]江西省新余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新余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忖度(cǔn) 肄业(sì)棱角分明(lénɡ) 间不容发(jiān) B.迂腐(yū) 倾轧(yà)宁缺毋滥(nínɡ) 如法炮制(páo) C.攒射(cuán) 威慑(shè)淡泊名利(bó) 不胫而走(jìnɡ) D.倾圮(pǐ) 濒危(bīn)人才济济(j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某种原因,原定的演出________了,俗话说,好事多磨,相信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更精彩的演出。②“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__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在艺术形象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③竞技体育,__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延迟原先 纵然B.延缓 原本固然 C.延迟 原本固然D.延缓 原先纵然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B.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C.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逗她说话了。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年仅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3月31日前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领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C.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D.“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9题。 论“自然美” 任继愈 美学界中国外国都有人主张所谓的自然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工美说的。有没有纯粹的自然美,现在也有争论。因为自然、客观存在的外界的东西,如山水、草木、日月、风景,从古代就存在,它客观地摆在那里,但人类懂得歌颂、欣赏自然美,却不曾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北京猿人时期,周口店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但那时北京猿人关心的是如何狩猎。如果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这种观点值得怀疑。 从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看,只有艺术美,而无自然美,人们鉴赏的只是艺术的美。所谓自然美,说到底,还是经过人们思想意识加工过的美。自然是摆在那里的客观存在,美不美,一定要通过人的接触、感受,对它做出判断和评价,这才叫做美。人们称赞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就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 比如说山明水秀,“明”、“秀”的性质是人加给它的,它无所谓“明秀”。水自己在流,能行船,这是它的特点。大山,人们称赞它雄伟,这又是人加给它的。山本身只有高度,而不存在“雄伟”的属性。形容江河奔放,江河的水的流量是客观的,“奔放”是人给加上去的。又如:雨,是水蒸气凝结成的,但久旱后的雨,人们说“喜雨”;久雨不停,说是“苦雨”。风也不过是空气的流动,王羲之《兰亭序》中说“惠风和畅”,这也是人为的判断。如果观察者换了另外的人,则有“凄风”或“暴风”等等。看月亮,心情开朗时认为是“朗月”,心情凄凉时认为是“冷月”。对于花,杜甫有“感时花溅泪”(苦难时的感受)。有人称赞颐和园的好处是:虚实对比,一边是宫殿、山石,一边是湖波塔影。人们以一幅画的要求构造颐和园的建筑。有人反问,既然一切是艺术的美,而美中有一种古朴的美、拙重的美,如以树根天然的形状做成的艺术品,这怎么理解呢?古朴的美是在今天高度文化的社会中才能提出,原因是有了大量人工的艺术品后,看厌了,需要调剂一下,这就要求回到自然,是技巧高度发达的社会的人做的翻案文章。如无高度发达的技巧,就不存在古朴的美。例如,周口店原始社会遗址,全部是自然,没有楼台亭阁,只有山洞、草木。不能说那种状态就是美。人一步步改变了自然面貌,使之更适合人类文化生活的要求。提倡回到自然,那只能是有了一定高度的文化的社会,才回过头提出的口号。自然美是人为的美的一部分,是人加上去的,或者说是人类创造美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如果没有发达的文化,没有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