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烧圆明园时外交照会及礼单原件等稀见史料考释
内容提要:伦敦访学期间,笔者在大英图书馆发现了有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恭亲王奕致格兰特将军的外交照会和恭亲王的礼单等两份稀见的史料。第一份材料展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先由英使臣发出警告,再伴之军事征服并由英方水陆军予以实施。交涉过程中总览全局及与清方谈判的是英使臣,其中巴夏礼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份材料表现出恭亲王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采取多维策略,展开多重外交,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台前与幕后的多面人生。研究这些史料,分析恭亲王奕及其政治舞台,有利于把握中英双方最初真实的战略意图、姿态及其变化的逻辑层次,对于研究中英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交照会 礼单 奕 政治舞台 中英关系
〔中图分类号〕K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089-12
笔者在伦敦访学期间在大英图书馆等单位特藏室多方查索,发现了包括英国国防部等单位的诸多手稿本或盖有京津等关防、玉玺的资料。新发现的这些关于中方军事外交等文档多属未刊珍稀史料,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文公布两份珍稀资料,为大英图书馆所藏,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国藉亚罗号事件伙同法国出兵侵华。次年10月,英国额尔金同法国葛罗率军在香港汇合。期间,清廷既要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同时要应付英法联军。面对内忧外患,1858年6月中英、中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并不满足在华既得利益,英法联军以到北京换约名义,大肆进军,强迫清政府履行《天津条约》并有面见咸丰皇帝亲递国书等要求。1859年6月14日,塘沽失陷。6月24日,大沽炮台被敌军攻克,是日英法联军攻占天津。1860年2月,英法政府调整军事部署,扩大战争。①在侵华重要骨干巴夏礼看来,“我们的军力应该集中在对付曾格林沁和傲慢的蒙古人身上……我想整个项目应该这样进行:首先我们应当攻取大沽要塞,然后向天津移动。”②面对紧迫军情,清廷或战或和的把戏一再重演,军事上的良机不复存在。联军顺势进犯京师,并有烧劫之举。新发现的文献即此后英法联军扩大战争并火烧圆明园进行威胁的产物。
一、恭亲王奕致格兰特将军的外交照会及其背景考释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及火烧圆明园,主要借口涉及中方扣留谈判人员巴夏礼等。
这一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筹办夷务始未》均有涉及,而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较为翔实。但马士所依据的材料多为巴夏礼写给英国的英文材料,而少直接交涉中文照会。笔者在大英图书馆发现了两份原始文档,文档涉及火烧圆明园前后恭亲王外交等。第一件索书号为OR.6597,有信函包装。信封为白皮,宽三寸,长约七寸,正中竖行,墨迹书“咸丰拾年玖月初六日”,红色关防印章盖在“拾年玖月初六”字样上。10月6日,法军进入圆明园并抢劫。咸丰十年九月初三(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达数日之久。咸丰十年九月初六日,即1860年10月21日,圆明园仍在熊熊大火燃烧之中。
装有外交照会的信封背面有右上竖书“大清钦差大臣和硕恭亲王 公文赍至”,左上竖书“大英钦命陆路(字有缺损)大将军克 当台开拆(字有缺损)”。中有关防红印两处,上下各一。两个关防印之间有英文草书:“Prince □□□□□(字迹潦草,当为Kung,见下文)Letter to me”, “熊”(?)。字迹潦草,待考。“Letter to me”亦可见此属格兰特将军笔迹的照会原件。照会中“大清钦差大臣和硕恭亲王”即爱新觉罗?奕(1833~1898)。照会中“大英钦命陆路(字有缺损)大将军克”即Sir James Hope Grant。 或译作格兰特将军或有其他音译。后有Henry Knollys编辑Life of General Sir Hope Grant:with selections from his correspondence ,收录了portraits of Sir Hope Grant, and maps and plans ,该书共两卷,由Edinburgh的W. Blackwood and Sons出版社1894刊行。Grant(格兰特将军)即马士等书中所指英军统帅,他将经囚禁巴夏礼等的圆明园予以焚毁。
信封内照会的正文:右边竖行书“照会”并有关防红印。另起一行:大清钦差大臣和硕恭亲王 为(大字号)照覆事照得本爵於九月初四日接到贵将军照会内称
另起一页:
贵国员弁除送回二十一名尚有\同时被获之五人(,)至今未有下\落(,)请本爵将如何实在情形(,)详晰\查复等因前来(,)查本爵于接办后
另起一页:
业将\贵国在京之员弁八名(,)以礼相待\送回(,)其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