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嵩焘《礼记质疑》研究
[摘要] 《礼记质疑》是郭嵩焘最主要的礼学专著,历来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文章在对《礼记质疑》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后,不赞成对该书过分地贬斥,认为该书虽有不少疏失,但其中言之成理的意见亦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该书于治礼发表了一些较好的意见(观点)。
[关键词] 郭嵩焘;礼记;礼记质疑
[中图分类号] B2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119―05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六:“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曾积极帮助曾国藩治军。“光绪元年,授福建按察使,未上,命直总署。擢兵部侍郎、出使英国大臣,兼使法。”郭嵩焘代表清政府与洋人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西方人士对他评价很高,说“郭氏已树立一高雅适度榜样,与外国相处无损其影响与威仪”(The North China Herald,April 4,1879,P.291)。后乞病归,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嵩焘虽家居,然颇关心君国。”“著有《礼记质疑》四十九卷,《大学中庸质疑》三卷,《校订朱子家礼》六卷,《周易释例》四卷,《毛诗约义》二卷,《绥边徵实》二十四卷,《诗文集》若干卷。”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郭嵩焘逝世。《清史稿》本传.
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473-12475页。
郭嵩焘的礼学专著,主要是《礼记质疑》,此外还有《校订朱子家礼》。另有一些讨论礼制礼学问题的短篇论文。本文拟研究郭嵩焘《礼记质疑》的得与失。
一《礼记质疑》其书以及相关的不同评价
据《礼记质疑?自序》,到写自序时(光绪十六年)《礼记质疑》已“成书二十馀年”《郭嵩焘诗文集?文集》卷三.
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1页。。则实际成书时间在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之前。这与自序里说的攻读“戴《记》”及相关之书(譬如“船山《礼记章句》”)始于“咸丰壬子”(公元1852年)时间范围相合。盖郭氏攻读“戴记”及相关之书,思考有关问题(如同自序所说“乐发其疑”),而后进入《礼记质疑》之撰作,到同治九年之前成书,用了十八年;再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思贤讲舍始印行此书,又过了二十年。从咸丰壬子(公元1852年)到光绪庚寅(公元1890年),前后三十八年方问世,《礼记质疑》在郭嵩焘诸多著作中无疑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郭嵩焘为思贤讲舍印行的《礼记质疑》特意作了自序,对这个过程做了回顾。《礼记质疑自序》是体现郭嵩焘礼学思想的文章之一。该文有两个重要内容,其一是说戴《记》其书的旨趣,其二是说《礼记质疑》的旨归。他说:
凡戴《记》所录,皆发明二经之义趣也;二经所未具,亦常推广而补明之……其言列国时事,多与《左氏》异同,要以发明《春秋》之义例,以著礼之大经;诚欲上考古礼,必此之为涂径也,而拘牵文义、交午?格亦多矣。《郭嵩焘诗文集?礼记质疑自序》.岳麓书社1984年版,岳麓书社1992年版《礼记质疑》,前亦附此自序。
这里所谓“戴《记》”,指汉戴圣编辑的《礼记》,所谓“二经”指自序前面已经言及的“《仪礼》《周官》经”。郭嵩焘认为戴《记》的内容都是为阐述《仪礼》、《周官》两经大义而发的;如果两经还有并不具备而又应该强调的大义,戴《记》则予以发挥并加以补充。戴《记》牵涉的列国时事,则与《春秋左传》有异有同,其大旨以宣扬《春秋》义例、周礼大义为归。这样说来,要追溯古礼,就必须明白戴《记》的含义;而戴《记》中可能有某些不容易说通,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
这篇自序下文说到郑玄传经之功(包括注小戴《礼记》的贡献),说到“汉学”与“宋学”,而“嵩焘区区,时有疑义,一准之经,以校注之有合与否”,这就是《礼记质疑》之所以作的缘故了。他还说到:
戴《记》一书发明《礼经》之意,周秦间儒者为之。其言非尽纯也……嵩焘于此粗涉其藩篱,所以乐发其疑,将徐俟其有悟焉,庶以求益也。
《礼记质疑》.岳麓书社1992年版,前附郭嵩焘自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戴《记》为什么而作已与前文不完全相同了。前文说戴《记》所录皆发明二经(《仪礼》和《周官》)之义趣,这里说“戴《记》一书发明《礼经》之意”,依礼学界共识,《礼经》就是《仪礼》。郭嵩焘这里的说法,其实比前文准确。前文表示过对朱子的尊重,而朱子《乞重修三礼?子》有与郭嵩焘相似的观点。《朱子语类》卷第八十四、第八十五、第八十七也载有朱子关于《礼记》与《仪礼》关系的论断,如卷八十七说“《礼记》只是解《仪礼》”
《朱子语类》卷八十七.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000页。。又,郭嵩焘谓戴《记》一书是“周秦间儒者为之”,这就告诉我们:在郭嵩焘看来,戴记应该算先秦之书,而不应将其整体视为秦汉之间出现的书,更不应视其为汉人之书(譬如汉武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计算机二级WPS Office统考必备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docx VIP
- 2024年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docx VIP
- 2023年12月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招考聘用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简介课件.ppt
- 房屋建设工程监理大纲(范本).doc VIP
- 徐州2006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意见.doc VIP
- 专题:三角形全等常用辅助线及模型(答案).doc VIP
- 萨克斯教材 kennyG 整套乐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