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右图是东汉画像砖上的集市图。你认为下列对该集市图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市的四面应建有围墙
B.集市必须定时开闭
C.集市有专门官员管理
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解析:本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当严格,不可能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答案:D
2.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明清时期
解析:秦朝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答案:B
3.下列诗句中,包含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解析:A项描述了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的情况。B项描述的是夜市的繁荣。C项描述的是古代强盗的猖獗。D项提到了草市,这属于民间集市。
答案:D
4.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关键词是“赶集”。A、D两项的早市和夜市,一般没有日期限定,B项不符合材料,三项均排除。C项“草市”是乡村定期集市,符合材料。
答案:C
5.“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解析:从材料中“御街一直南去”可了解到这一城市是都城,D项排除。材料中“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反映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说明“市”已打破了空间限制,据此排除A、B两项,本题选C。
答案:C
6.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西汉、唐、北宋等朝代的长安、东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答案:D
7.“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唐代元稹的这首《估客乐》主要描写了( )
A.商人生活困难,没有固定的住址
B.商人按地域结成商帮
C.商人为求利而奔走于天南海北
D.商人喜欢外出旅游
解析: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反映了他们为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
答案:C
8.“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右图)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俞大娘”航船是在唐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日中开市,日入市散)。
材料二
材料三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有哪些管理制度。(8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商业状况?(10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分析,唐朝对商业区域、商业时间均有规定;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宋代突破了唐代的限制,商业得到了发展。
答案:(1)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规定商业活动时间。
(2)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达旦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
【文献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堂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随堂基础巩固(人民版必修2).doc
-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每课一练 ( 人民版必修2).doc
- 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每课一练 ( 人民版必修2).doc
-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