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图是中国古老民居四合院,它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北方四合院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②大门不与正房门相对,反映了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吉利”之意 ③体现了封建家长等级制 ④反映合家欢乐的亲情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不同的思想观念。四合院属于我国传统的典型建筑范式,其风格必然体现传统的思想观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
答案:C
2.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上世纪50年代完成的文学作品《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描写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属于“城南旧事”的是( )
A.四合院里的生活起居
B.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的儿时情趣
C.剪辫成为新潮女性的追求
D.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示威
解析:本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限定条件“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来排除不符合的选项。B项东交民巷是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能居住;C项剪辫是针对辛亥革命后男性的;D项北平学生游行示威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时间上不符合。本题A项正确,四合院是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答案:A
3.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解析:本题较容易,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A、B、D三项说法都存在错误,可排除,本题选C。
答案:C
4.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开始走向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妇女从受礼教的影响“不令轻见男子之面”,到逐渐走出深闺,在路上和茶轩酒肆中与他人交流,这一变化说明了A、B、C三个选项正确,社会风气的改变有一个过程,因此D项不对。
答案:D
5.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风俗变化。据材料关键信息“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可知,答案选D。
答案:D
6.《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解析:材料反映的就是放足,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故选D。
答案:D
7.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解析:材料中“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可知故选B项。材料只是反映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时遇到的情况,故A项不正确;启蒙思想如果在中国广泛传播,那就不会出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故C项不正确;D项显然错误。
答案:B
8.戊戌变法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解析:题干总体上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故选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年画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年画受到民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题材表现的内容迎合广大民众的心理。阅读下列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堂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随堂基础巩固(人民版必修2).doc
-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1.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堂精炼(人民版必修2).doc
-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每课一练 (人民版必修二).doc
- 4.1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案.doc
-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练习(人民版必修2).doc
-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时跟踪训练(人民版必修2).doc
-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时演练(人民版必修2).doc
最近下载
- 四级检验工理论1.docx VIP
- 附件: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第七版).docx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0-27).docx VIP
- DB13_T1418-2011_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VIP
- 《牛的解剖》课件.ppt VIP
- 新收入准则下建筑业的全流程账务处理.pdf VIP
- DB11 971-2013 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治安防范系统规范.pdf VIP
- 钳工中级班练习(2021-11-1).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基本要求》DB14T 3291-2025.pdf VIP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道德与法治(陕西卷)(解析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