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pdfVIP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摘 要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常见 的条件致病菌,,“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及人体的皮肤、 肠道和呼吸道,极易造成严重的院内变叉感染甚至暴发流 行,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 激素的』一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迅速增加并出现 多重耐药菌株,因此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可靠、有普遍实 用性的分型方法对该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非常必要。随机引 物扩增DNA多态性分析技术一RAPD是一种新的揭示基因 组多态性的快速分型方法,该法所需标本量极少,技术操作 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型及分辨力高,是在分子水 平上对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发病机理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较 理想的方法。RAPD分型系统在临床中主要用以鉴别二菌株 是否同源,即菌株间的相互关系,以发现疾病可能的潜在传 染源、治疗失败或反复感染的原因,以及致病菌在人与人之 ,间的可能传播途径。近两年国内外已有不少将RAPD应用在 细菌性医院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报道。最新资料显 示,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感染居5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首位, 因此应用RAPD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在流行病学调 查、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课题采用RAPD技术,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在临 床各科中的流行情况,并将RAPD分型与耐药谱分型进行比 中史摘要 较,同时对RAPD的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期建立稳定的临 床检测系统,在控制院内感染的流行病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方法:①标本收集及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将取样的各 种标本接种麦康凯选择培养基J:,35℃培养箱培养48h。挑 取氧化酶阳性、有金属光泽菌株,用非发酵/弧菌科生化药敏 板进行鉴定及药敏,由微生物分析系统杏询即可。②细菌 DNA制备:将收集的湿菌体重悬于SE液中,加入SDS, 60℃水浴10rain;加入水饱和酚、氯仿.异戊醇,充分振摇脱 蛋白质5 水相,重复脱蛋白质l~2次;37。C作用30~60min降解 RNA;再吸出上层水相,加2倍体积的冰冷无水乙醇,用玻 璃棒搅出丝状沉淀的DNA。等玻璃棒上的乙醇挥发干,将其 溶于TE缓冲液中,置4|。C备用。③PeR反应体系组成与扩 u1,4种dNTPs各200umolFL, 增条件:反应总体积为25 l。将反应成分混合物置于PCR “mol/L,模板浓度0.05ng/u ×35循环,72℃5min。(引物、镁离子、模板浓度、温度及 ’ l, 循环参数值的确定采用单因素设计)④取扩增产物10u v,2小时。⑤紫外透射 于159/L琼脂糖凝胶电泳,恒压80 仪下观测照相。 结果:①本试验在同等条件下集中取样,3天内共分离 出27株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出12株, 其中来自呼吸机标本2株,床头柜标本2株,空气标本l株, 护士手部标本I株,另6株分离自三位病人的痰液;其它标 中文摘要 本15株,其中分离自痰液9株,脓性分泌物4株,尿液2 株。②27株铜绿假单胞菌依照抗生素耐药谱不同共分成6种 型别,其中I型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 啶、头孢哌酮、庆大霉索、妥布霉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氧 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对诺氟沙星中度敏感, 共12株,占44.5%,其中8株来自ICU病房,表明ICU有 该菌的暴发流行,并提示可能有该菌株的交叉感染;II型只 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对其它9种抗

文档评论(0)

df2468d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