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阳坳陷古近系一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 摘要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规模不等的不整合,为地层 油藏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近些年,济阳坳陷相继发现了多个古近系.新近系地 层油藏,探明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充分展示了该类油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但勘探实践也表明,目前对不整合输导与遮挡性能、地层油藏油气运聚过程与成 藏模式、地层油藏分布规律等认识程度还很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 制约着地层油藏的深化勘探。 本文基于区内大量探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典型地区油藏解剖,分析了古近系. 新近系不整合样式结构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研究了吉近系.新近系地层 油藏形成过程与成藏模式,总结了盆缘地层油藏分布规律,探索建立了地层油藏 含油高度量化预测模型,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地层油藏的勘探实践。 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宏观样式有四种,分别为削超、削 平、平超、平行。其中,削超样式主要分布在凹陷边坡地区,平行样式主要分布 在凹陷内部,其它类型样式分布局限。垂向上发育三层结构,即不整合顶板岩石、 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风化粘土层缺失时成为二层结构,部分半风化岩石顶 部因后期完全充填而形成一层致密“硬壳”。不整合结构层在岩石学、矿物学、元 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特征。以岩心分析为约束,应用有序数 列最优分割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不整合结构测井量化判识图版,实现了无 岩心情况下的不整合结构识别。不整合结构的形成与原岩岩性、间断时期、古地 形、保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多种因素在盆地发育过程中的相互耦合,控 制着不整合结构层的空间展布。 不整合宏观样式与垂向结构是决定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遮挡、储集、控圈或 输导作用的关键。其中,遮挡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风化粘土层、半 风化岩石“硬壳’’、项板正常沉积的泥岩,当上述结构层存在时,不整合起遮挡作 用,不整合面上、下油气运聚相对独立。储集作用主要取决于不整合结构层中的 渗透性岩石,类型主要有不整合顶板砂砾岩、半风化砂岩、半风化碳酸盐岩、半 风化火成岩以及半风化变质岩。控圈作用与不整合宏观样式以及不整合面上下渗 透性、非渗透性结构层的对接方式密切相关。其中,地层超覆圈闭形成于削超样 式、平超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下为渗透性结构层、非渗透性结构层对 接;不整合遮挡圈闭则主要形成于削超样式、削平样式的不整合中,不整合面上、 下为非渗透性结构层、渗透性结构层对接。输导作用取决于不整合结构中渗透层 及其顶部非渗透层的横向连续性。由于陆相断陷盆地以砂泥岩互层为主,泥岩层 风化后物性改善不大,不利于油气沿不整合长距离横向输导,而只在局部地区起 横向或垂向输导作用。 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圈闭圈源距离较远,油气运聚过程复杂,其成藏过程可概 括为:它源供油,复式输导,晚期充注,压.浮转换驱动,非渗透不整合结构层遮 挡。盆缘地层油藏具有不整合样式结构控制地层圈闭类型及分布、源岩供烃能力 控制油气分布范围及规模、正向构造背景控制油气富集区的分布规律。在有输导 体系存在的条件下,地层油藏含油高度受控于四大因素,即烃源岩排烃量、运移 距离、输导层倾角、输导层毛细管阻力。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 建立了地层油藏含油高度预测模型。基于地层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与油藏含油高度 预测模型,确定出了6个地层油藏有利目标区,预计储量规模超过1.5xlOgt。 课题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2006.2009年,以研究成果及认识为指导,部署 果显著。 关键词: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地层油藏,形成机制,分布 规律,济阳坳陷 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 FormationMechanismandDistributionof in Reservoirs Stratigraphic JiyangDepression Abstract scaleunconformitieshadbeen DuringPaleogene-Neogeneperiod,multiple formedin

文档评论(0)

ww88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