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属植物自然杂交与进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 要 猕猴桃属是典型的叶绿体父性遗传、线粒体母性遗传的木本雌雄异株植物。该属在 APG系统中隶属杜鹃花目猕猴桃科,与藤山柳属和水东哥属近缘。约有60种,属于东 亚特有分布,除了少数3.4个之外,均分布于我国。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对形态差异较大 的种类进行人工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由于该属许多种之间形态性状重叠,被认为存 在大量的自然杂交,分子系统学研究支持该属存在是网状进化,但杂交种的父母本并没 有得到最终证实。该属植物还存在种内多倍化现象,染色体基数为29,曾被推断为古多 倍体,给杂交种是否为异源多倍体杂交的判断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探讨猕猴桃属的自然 杂交和进化,不仅有助于解决系统学上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揭示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 系,而且可以检验杂种式物种形成假说,逐渐形成对木本雌雄异株植物自然杂交模式和 进化后果的深入理解。 本研究通过测定来自猕猴桃属植物的不同类型的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 因组、核基因组)不同基因序列(nrDNA mtDNA ITS,nDNA trnL—E CaM,epDNA nadlexonBCintron 11),构建猕猴桃属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系统发育不一致分析、双亲 遗传分析、亲本排除等方法,对猕猴桃属植物的自然杂交与进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 要结果如下: (1)猕猴桃属的最基部分支为净果组成员,为并系关系;斑果组、糙毛组和星毛 组共同构成一个单系类群,但各自为复系类群。支持“现行分类系统所划分的四个组没 有一个是单系类群”的观点; (2)在猕猴桃属线粒体DNA et 将猕猴桃属区分为13种单倍型,比Chat a1.(2004)多发现6个变异位点和5种单倍型。 提供了浙江猕猴桃、繁花猕猴桃和安息香猕猴桃等3种系统发育不一致的证据; (3)新发现两个自然杂交种——江西猕猴桃、两广猕猴桃,并找到它们的亲本: 提供了另外4个杂交种(安息香猕猴桃、浙江猕猴桃、漓江猕猴桃、繁花猕猴桃)父母 本的证据。不支持梅叶猕猴桃、大籽猕猴桃、团叶猕猴桃和山梨猕猴桃的杂种起源。对 黑蕊猕猴桃、绿果猕猴桃、网脉猕猴桃、桂林猕猴桃、棕毛毛花猕猴桃、湖北猕猴桃、 毛叶硬齿猕猴桃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显子分析揭示该基因的进化受负选择影响。序列分析表明,早在猕猴桃属与藤山柳属分 开之前,CaM基因就已经分化为至少4个亚家族; (5)猕猴桃属是具有高频率自然杂交的类群,其雌雄异株的繁育系统和独特的遗 传方式使得该属不仅可以通过自然杂交产生新种,还可能通过对三个基因组成分的重组 来丰富其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猕猴桃属系统发育不一致自然杂交网状进化 Abstract Actinidia thatconsistsofabout60 well Lindl.,a species,is floweringplantgenus of of inheritanceanditsmatemalmode documentedforits modechloroplast paternal the sensu tothe Aetinidiaceaeof Ericales mitochondrialin

文档评论(0)

ww8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