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一3396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诗歌鉴赏 高考考什么? 考纲要求 (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答案: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2008年高考湖北卷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解题点津】对于意象的把握,考生除了积累常见的意象外,如哀鸿、杜鹃、折桂、冰雪、芭蕉、梧桐等,还要理解同一意象在不同诗句的含义。如“水”这一意象,既象征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答题步骤可参见上文诗歌形象的答题。 【参考答案】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分析意境型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9年全国卷二)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善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分)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1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灞桥易水——送别 夕阳、西风、残照——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 历史的沧桑变化; 秋风——思归 《阳关三叠》——故人友谊 《关山月》、《梅花落》——边塞诗中对家人思念的象征 杜康——酒的代称, 贾生、屈原——怀才不遇之人, 陶朱——富商; 琴瑟——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物 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物象(含意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1〗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题指导: A、意象有什么特征? B、这些特征体现一种怎样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梅——清高芳洁,傲雪凌霜 鸟——男女恋情及婚嫁 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 月——思乡,星——传恨,水——愁多; 松——坚贞,荷、兰——高洁,菊——隐逸,竹——劲健; 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 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 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