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开题报告.docVIP

表5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 名 魏明月 学 号 10040201013 院 系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 级 2010级 指导教师 郝迷花 郭晓伟 2014年3月7日 填 表 说 明 1.原则上应于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工作。 2.学生填写此表后,经指导教师同意,由指导教师小组集中进行开题审查,不合格者应重新修改,直至合格后方可开题。 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学生须在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请参阅《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5.本表可到教务处网站下载,正反双面、黑白打印,中文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指导教师意见处应手写。封面上的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等填写内容相对横线居中。日期填写阿拉伯数字,数字与“年”、“月”、“日”之间没有空格,完成后,日期整体位置应保持原样。 6.本表最后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专用档案袋。 拟选 题目 纳米CaCO3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纳米碳酸钙是上世纪80年代新开发出的无机纳米材料。通常化学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式有碳化法、复分解法、乳液法、凝胶法等,碳化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此法已经研究成熟并成功的应用到了工业生产。碳化法还可分为间歇式碳化法,连续;喷雾式碳化法。间歇式碳化法属于间歇生产,效率有限;连续喷雾式碳化法的设备投资大,对设备和环境的要求高。复分解法是利用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碳酸盐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但由于以往的制备方式中有大量被碳酸钙吸附的离子(如氯离子)难以去除所以相关的报道并不多见。所以本文选择复分解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并尝试找出使离子残留最小的工艺及钙盐。 选题的研究现状 2004年我国的纳米碳酸钙实际生产能力仅150kt左右,2012年已经达到了200万吨左右。王玉红等研究了以Ca(OH)2悬浊液和CO2气体在超重力反应器(旋转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碳化反应制备立方形纳米碳酸钙. 朱开明等通过实验确定了超重力反应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最佳反应时间,对工艺条件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吉欣等以煤油为膜溶剂,司盘80为表面活性剂及流动载体配成油相和水相两个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碳酸钙水溶液以微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油相中,从而形成乳液,制备出100nm以下的纳米碳酸钙。姜鲁华?、张瑞社等?采用鼓泡碳化法,以无机酸为添加剂,通过优化碳化条件,制备了粒径小(平均20?nm)分散比较均匀的针状和链状纳米碳酸钙。此法气一液接触时间长,易于控制晶型。复分解法所得产品纯度高、白度好,但吸附在碳酸钙中的大量氯离子很难除尽,国内外很少采用。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反应溶液浓度对于碳酸钙成核的影响 2.不同可溶性钙盐对最后形成的碳酸钙 3.洗涤时所用溶剂,洗涤次数 用可溶性硝酸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经过静置和离心分离以后放入烘箱里烘干,制备出纳米碳酸钙,再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对本分的吸附性能,用激光粒度仪测量其粒度大小。 主要参考文献 [1]童孟良.碳酸钙纳米棒制备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2,44(12):26~35. [2]王兴权.碳化法、复分解法和微乳法制备不同形貌超细碳酸钙[D].兰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30. [3]李亮,朱英杰,曹少文.碳酸钙纳米结构多孔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9,24(1):166~170. [4]刘小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与应用[J].广东化工2006,25(6):48~52 [5]苏承炎,孙富强.碳化法制备碳酸钙工艺条件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16):108~117. 其他说明 指导教师意见(对学生拟选题目的难易程度、涉及范围及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吻合度等方面做出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指导小组意见 指导教师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院(系)意见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 2 -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