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明代理学前期「朱学陆学化」的发展与原因--从曹月川到陈献章.docVIP

试探明代理学前期「朱学陆学化」的发展与原因--从曹月川到陈献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試探明代理學前期「朱學陸學化」的發展與原因 --從曹月川到陳獻章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高煜程 前言 明代國祉自太祖洪武元年(1368 A.D.),至毅宗甲申十七年(1644 A.D.),共計二百六十七年。折其半為武宗正德元年(1506 A.D.),其時約陽明三十五歲,謫龍場驛之年。陽明在三十七歲有所謂的「」」「」可見陽明學不僅是明代理學的主流,在時間上也恰可作為其分界。在他之前是以朱子學為學術界的正統,其後朱學則較為沉寂。本文所指的「」, 呂妙芬在《胡居仁與陳獻章》一書中也提到:明代結束元朝的異族統治,就朱子學的發展而言,大致是承襲了元代以朱學為官學的政策,科舉考試基本上也是承襲元仁宗皇慶二年以來的規模。《明史?卷七十》,<選舉志 二>說道: 『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命題,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四書主朱子集註,《易》主程《傳》朱子《本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詩》主朱子集傳,《春秋》主《左氏》《公羊》《穀粱》三傳及胡安國、張恰《傳》,《禮記》主古註疏。永樂間頒《四書》《五經》大全,廢註疏不用。其後《春秋》亦不用張恰傳,《禮記》止用陳澔集說』。 由此可見,明初的朱子學確有強烈的權威色彩;蓋明代科舉考試以八股文取士,又以四書五經命題,義理解釋方面則幾乎以程朱學說為主。如此的考試政策,必然帶動全國的教育政策,因此,說朱子學宰制了全國的教育內容並不為過。明成祖永樂十二年,更動員了大量學者,編《四書大全》、《五經大全》、《性理大全》,將宋儒的著作作了徹底的整理。這樣的政策似乎有其政治目的。此時可見朝廷已將朱學定為一尊的地位,也是朱子學就外在發展而言的最高峰。 綜上所述,吾人大致可以了解,朱子學在宋代雖曾一度被誣為「偽學」而遭禁,但在解禁之後,其學更盛。在他歿後不到三十年,朝廷詔行朱子四書集注於天下,自此其聲勢地位定於一尊。入元以後,更經學者的提倡,使之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至明永樂年間,又有四書大全等書的編纂,成為士子必讀必遵的聖學範本,獨霸之勢更是屹立不搖。 在制度的護衛下,至少朱子對《四書》、《易》、《詩經》的解讀,成為當時的讀書人必定會接觸的文本。另一方面,明代佛教,其勢力已遠不如隋、唐時代的興盛,在禪宗抬頭之後,此時學者所面對的問題已與宋儒的時代困境不同;他們已經不再需要苦惱如何建立一套與佛家相抗衡的理論體系,其關心的焦點開始轉向「如何學致聖賢」或「儒、禪之辨」。因此在思想背景上顯得較宋儒單純,就宋儒所未處理到的部分也顯得更精微。 貳、略述「」。學界一般大致將此時期的學者分為兩派,一派是述朱學者,另一派則是心學萌芽的代表。曹端、吳與弼被歸為前者,胡居仁與陳獻章則被視為後者。筆者也依此分派介紹這幾位學者的生平,並引用《明儒學案》中的記載,點出其「朱學陸學化」的特色: I. 述朱學者: 曹端(1376~1343) 字正夫,號月川,河南蠅池人。他一生只有在山西霍州當學正近二十年,此外別無仕宦活動。平生不信輪迴、福禍、巫覡、風水之說,不喜佛老,以讀儒書、明儒禮勸人,為學主於力行,對理學的形上學也有所發明。 他曾說: 『事事都於心上做工夫,是孔門底大路』、 『人要為聖賢,須是猛起,如服瞑眩之藥,以黜深痼之疾,真是不可悠悠、 『學者須要置身在法度之中,一毫不可放肆,故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學者須要識得靜字分曉,不是不動便是靜,不妄動方是靜,故曰「無欲而靜」。到此地位,靜固靜也,動亦靜也。、 『人之為學,須是務實,乃能有進,若這工夫,欠了分毫,定是要透過那不得、 『一誠足以消萬偽,一敬足以敵千邪,所謂先立乎其大者,莫切於此。 可以看到,他認為為學的主要目的是學做聖賢,這也是儒家一直以來的主要目標。學習的過程是務實的,要下工夫,一步步積累漸進才能達致聖賢的境界。而這個工夫是從心上著手,這才是孔門的大道。同時,言行舉止要符合禮、樂的法度,不可背離。他除了在對理、氣、太極的關係方面與朱子略有不盡相同的看法,大致上展現出一種「躬行實踐」的精神,不僅外在行為要符合禮樂的規範,還要努力讓心能「靜」、「敬」、「誠」。 吳與弼(1391~1569) 字子傅,號康齋,江西崇仁縣人。家境優沃,拜楊溥嘗歎箋註之繁,無益有害,故不輕著述。人須整理心下,使教瑩淨,常惺惺地,方好,此敬以直內工夫也。嗟夫!不敬則不直,不直便昏昏倒了,萬事從此隳,可不懼哉!、 『人須於貧賤患難上立得腳住,克治粗暴,使心性純然,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物我兩忘,惟知有理而已。、 『心是活物,涵養不熟,不免搖動,只常常安頓在書上,庶不為外物所勝、 『人之病痛,不知則已,知而克治不勇,使其勢日甚,可乎哉﹖志之不立,古人之深戒也、 『近日多四五更夢醒,痛省身心,精察物理、 『無時無處不是工夫、『年老厭煩非理也。朱子云:「一日不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