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本文题为《行旅体验与文化想象——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游记视角》,是以晚清至“五四”
前后的游记为材料和角度,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发生过程中的游记的作用,以及游记和各重要环
节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目的是:考察文化中的游记、社会中的文学,用跨文化的视野和文学史
的立场重新解读游记,从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入手探究游记写作的特点,从而理清游记在中国
现代文学场域内的运动轨迹,揭示行旅者身份的独特意睬,探讨晚清至“五四”前后的游记与
社会观念变革、现代文学创作主体形成、现代文体形成的关系,以期重估游记在中国现代文学
发生这一历史阶段的价值。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引论部分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游记视角的提出:分析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对“游■“旅
游”、“行旅”和。游记”、“旅游文学”、“游的文学”几个近似概念分别进行了辨析和界定,确
定“行旅”为本文的主要概念,“游记”是以敏文体裁写作、描写真实行旅见闻感受的作品,并
介绍了目前对晚清及以后的游记、和游记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个是
视角的理论切入:重点提出“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这两个关键词,行旅体验与文化想象
是理解晚清至。五四”前后的游记性质、切进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游记视角的重要概念,行旅
体验的现代转型伴随着中国时局的变换。传递了直接的现代性感受,关系到晚清以后游记的内
容;产生于行旅时空中的,有时代意义的景观文化想象和形象文化想象,构成了游记文本的潜
话语层。
第一章主要根据对游记作用的社会语境和观念背景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考察现实与观念上
的游记作用的时代特征,提出“晚清至‘五四’前后”这一游记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起到作用
的时间范畴。在社会语境方面,分别对晚清和1912年以后两个时间段的社会时局、思想文化、
旅游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特征上的论述,介绍行旅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游记的创作情况。在观念
背景方面,以中国传统的地域观为基础形成的深远的乡土性和狭隘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的时空
观念,从晚清开始,要通过对存在的认知和对文化的判断,在普众范围内实现现代世界观的建
立,需要相当长期的传播。综合性、摄入性的古典行旅体验易于导向古典中心论的扩张,形成
“天下景观”式的审美对象,排拒性、分化性的现代行旅体验导致“天下”景观被“世界”景
观所代替,有利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第二章是探讨游记与社会观念变革的关系。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的
社会历史语境中的重要内容,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晚清以来的行旅者的意识与无意识中起着
或隐或显的支配作用,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本章首先通过对游记与游记里的世界
和民族的分析,揭示了晚清至1927年以前的游记中对社会观念变化的记录和表现。从中华文化
共同体的立场出发,晚清域外游记通过集体行为初步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的想象和对中国社会的
重塑,游记里体现出中国传统认知范式的猎奇、本土文化的坚守、域外理想国的描绘、对日本
经验的选择性观照等现象。在1912年以后的游记里,晚清的多重文化认证下的矛盾的文化心态
逐渐淡化,行旅者开始反思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考各种社会改革之路和中国文化的价值。同时,
以道器价值为例,根据对晚清以来游记里的套话变化的分析,它对于社会观念和社会形态的意
义,在于用形象的一种基本形态透视和反映集体想象的公共形态,预示文化进程的山雨欲来。
而从晚清到1912年以后,异域形象由意识形态式向乌托邦式的转移,揭示了异域想象与“自我”
真相的关系,说明游记对社会观念转变的反作用,从而论证游记作用的渠道。
第三章探讨游记与现代文学创作主体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行旅中的精神世界和心
理机制源于人类共同的无意识,体现为对“惯习的改变”和“精神的转化”的追求,同时又保
持了一些中国传统行旅的心态和时代印记,影响到他们在游记中所表现的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
中国现代文学的很多作家都得益于年少时的行旅经历,而且他们会在以后的行旅中不断寻找灵
感,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行旅中,新的体验带给了中国现代作家新的视野,开发了他们的写作
潜力,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倾向,最终带来对中国现代文学面貌的改变,而游记真实地记录了他
们的心路历程。同时,晚清到“五四”前后的行旅体验一方面影响到现代文学作者的文化身份,
促进了跨文化传播,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行旅文化群落影响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形成。
第四章是研究游记对现代文体的促成。从晚清到“五四”前后,散文和小说两种文体的转
型是和游记有一定联系的。在散文方面,本文从晚清散文文体变革、晚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