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而未行”基本问题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谋而未行”是指仪有共谋、没有实施行为的情形,是一种“谋…行”分离的 单纯谋议行为。正犯是否仅限于实施了客观实行行为者?谋而未行者是否只能是 组织、教唆、帮助犯,抑或也可成立正犯?与实施行为相脱离的谋议行为应作何 法律评价?是犯意表示、犯罪预备、犯罪实彳亍抑或非罪?本文将围绕上述行为展 牙讨论。 除了引言之外,本文还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谋而末行的涵义、特征与类型。谋而来行是指二人以上就实施特 定的犯罪达成合议,但全部或部分参与者没有实施行为,或二人以上就实施特定 行为达成合议并构成犯罪,但未付诸行动的情形。特征为:其一,两人以上,至 少一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其他共谋者可以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必须具有 规范意识能力。其二,参与者客观上就实施特定的犯罪进行谋议、达成合议,但 未付诸行动,或者就实旌特定的行为达成合议,但未付诸行动。其三,参与者以 实施特定的犯罪为目的,或以实施法律特别规定的行为为目的。以不同的标准可 分为,独立的谋而未行与从属的谋而未行,为自己的谋而未行与为他人的谋面未 行,整体参与者的谋而未行与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 第二部分:谋而未行与共犯、正犯。该部分分析了谋而未行中正犯与共犯的 划分问题。通过比较各种学说,认为在预备犯中,根据共谋人的分工,应划分共 同正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通过对“共同意思主体说”等观点的辨析, 认为在犯罪实行阶段,谋而未行者可能构成正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中的 人一种。 第三部分:整体参与者的谋丽未行。整体参与者的谋而未行指共谋后,参与 者均未实施犯罪协议的情况,又分为共犯型谋而未行与正犯型谋而未行。认为二 人以上共谋实施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但均未实旌的,不按犯罪处理; 二人以上共谋实施实行行为的,原则上以犯罪预备论,但单纯接受教唆没有进一一 步就犯罪计划进行商议的除外。 第四部分: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部分参与者的谋而未行指共谋后,部分 参与者未实施犯罪协议的情况,又分为意志外的谋而未行和意志内的谋而未行。 通过对各种观点的辨析,认为部分共谋人有实行行为,部分共谋人因意志外原因 没有实行行为的,对所有共谋人应统一按未遂或既遂处罚。部分正犯未遂的,自 动放弃的谋而未行者构成中止;部分正犯既遂的,自动放弃的谋而未行者如果积 极消除了自己先前行为对共同犯罪行为在心理上和物理上的原因力,或其先前行 为对共同犯罪行为在精神上和物理上没有实质性影响,且在其他正犯既邃前放弃 犯罪行为并以一定方式使正犯知晓的,属犯罪中止:否则,属犯罪既遂。 关键词:共谋正犯共犯犯罪预备 ll Abstract and without thebehavioralsituation collusion practice’’is ofhaving “Conspiracy not itinto a from arethe separatingpractice+If puttingpractice.andpureconspiracy can thosewhohavehad conduct?Whether onlyprincipals objectivepractical without beoffenderswho criminal conspiratorspracticeonly organize group, be iscon

文档评论(0)

ww88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