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碘盐监测工作总结 浙江省碘盐监测工作总结 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和 食源性寄生虫病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防所 2005年8月23日 一、地方病按其原因分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三类。 二、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 8种:鼠疫、血吸虫病、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病学的概念:地方病学是研究地方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发展机制和流行规律以及探讨有效防治策略、措施的一门学科,它的最终任务是消灭地方病。 地方病的突出特点是地方性发生,取决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习惯等。 防治策略与措施:防治策略是集中一切研究成果、一切经验构成的疾病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地方病防治的根本措施是阻断病因链。必须使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环境的综合手段,需要医学专业以外的社会力量和政府行为的参加和干预。 病原 疟疾—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在红细胞中的形态 登革病毒的三维结构图样 生物分类 疟原虫的分类位置 门:原生动物门 纲:孢子纲 目:血孢子目 科:疟原虫科 属:疟原虫属 传染源 疟疾: 病人和带虫者 登革热病人的传染期 患者在发病前6~18小时至起病3天之内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感染。少数患者在病程第6天还可在血液中分离出登革病毒。 一般认为:病人发热前一天和整个发热期具有传染性。 寄生部位 疟疾 1、肝内增殖 2、红细胞内增殖 登革热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增殖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 症状 疟疾 寒战,高热,大汗 贫血等 登革热体征 易感人群 疟疾 除西非黑人对间日疟有不感受性外,其他人种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 登革热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患者以20~40岁者居多。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20岁以上人群血清中几乎都可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 地理分布 全国可分四个疟区: 北纬33°以北为低疟区, 25°以南为高疟区, 介于二者之间为中疟区。 青藏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及四川、甘肃、新疆的一部分,在海拔3000m以上,平均气温16℃,属于无疟区。 登革热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地区。 主要流行见于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 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广东和广西。 此外,福建、山东、浙江、上海、香港、台湾和江苏等省、市、地区都曾有病例报告。 鉴别诊断 登革热可与疟疾同时流行。骤起高热,血象白细胞计数减少,病初易与疟疾混淆,但本病有明显额痛、眶后痛、剧烈肌痛及关节痛,皮肤潮红、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热持续约l周,但第3-4天后可有1-2天缓解后再升,形成双峰热型。在第1-2病日四肢可有一过性斑点状红疹,第3-4病日则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由躯干迅速散布面部及四肢,持续3-4天后消退。根据临床特征已可初步鉴别,确诊须依赖血清学诊断。 传播方式 疟疾 1、蚊传 2、输血 3、胎传 登革热 1、蚊传 2、气溶胶 传播媒介 疟疾---按蚊 中华按蚊--浙江唯一 嗜人按蚊--浙江历史 微小按蚊 大劣按蚊 等 生物分类 按蚊的分类位置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双翅目 科:蚊科-按蚊亚科 属:按蚊属 吸血姿势 食源性寄生虫病 我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 鱼源性:华支睾吸虫病 肉源性:绦/囊虫病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并殖吸虫病 螺源性:广州管园线虫病 植物源性:布氏姜片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病原:华枝睾吸虫。寄生于肝内胆管中。 生活史:虫卵排出体外-入水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等)吞食-孵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自螺体逸出-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囊蚴-人进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囊蚴在宿主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成为童虫,钻入总胆管,发育为成虫,开始排卵。 传染源:是患者或其他多种哺乳动物。 华支睾吸虫病: 传播途径: 必须有第一中间宿主(多种淡水螺)和第二中间宿主(多种淡水鱼)存在,并有适合虫卵至尾蚴发育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温度、水体),才有可能传播。 经口感染是唯一途径。人与保虫宿主均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囊蚴的鱼有传染性。 华支睾吸虫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期、并发症。 华支睾吸虫寄生引起阻塞性胆道功能紊乱,胆汁滞留,胆道上皮增生和继发性胆道细菌感染。 诊断标准: 病史: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虾史。 寄生虫学检查:粪便或十二指肠液。 免疫学与血清学检查: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