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节牌坊 (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注重实学。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3)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 3、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实现社会转型? 1、经济方面:重农抑商,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3、思想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判断下列资料叙述的是哪一位思想家的?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秦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指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4.【2012?济宁期末考】 “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上述评论中的“他”应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解析】 D“六经责我开生面”“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可判断是王夫之。答案 D。 5.(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文综)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主张的分歧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的差异 【答案】:C 【解析】:两人阶级立场一样,都是地主阶级,排除A项;这是经济主张不同,排除B项;两人分别处于封建社会开始形成时期和晚期,社会性质一样,排除D项;商鞅时小农经济经济日益占主体,黄宗羲时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项可选。 6.(江西省某校2012届高三六次月考文综)张岱家、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答案】:A 【解析】:题中所述黄宗羲等人在思想和政治上的局限性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局限性,即A项。 顾炎武 黄宗羲 李贽 王夫之 *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女人终身幽禁证明。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考点定位】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考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甑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三原南郊中学:卢国政 1.李贽的生平与性格: 生平:求学→做官→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代表作: 《焚书》、《藏书》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 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 世之是非”,只能 “藏之后世”的缘故。)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 材料二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材料1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材料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