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5月8日 主要内容 背景和基本知识 病例诊断与报告 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个人防护 监测工作要求 依据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及《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 》 背景和基本知识 背景 2009年3月中旬起,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开始命名为“人感染猪流感”,后续更改为“甲型H1N1流感”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发现了确诊病例,我国目前没有病例,但有发生的风险。 WHO公布,截至5月7日, 23个国家官方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 1483 例,疑似病例1645例,死亡30例。 2009年4月29日晚在日内瓦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高到5级。 WHO流感大流行6级标准 病原学(一)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 nm~120 nm,有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 甲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亚型。迄今甲型流感病毒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病原学(二) 单股负链RNA 病毒,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 8个片段分别来自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欧亚系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重配的病毒、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目前主要为感染流感病毒的病人或(携带病毒的未发病的人)。 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或气溶胶(存在争议)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和传染期 潜伏期一般7天以内。 因此在进行感染来源调查时调查发病前7天的情况;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 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因此调查密切接触者时为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前或死亡前所密切接触的人员。 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疼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寒颤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痛或腹泻。 部分患者可出现肺炎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病例诊断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 医学观察病例:目前主要的报告病例,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 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病例报告(一) 4月30日卫生部公告: 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病例报告(二) 病例报告(二) 医学观察病例:参考《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感防控及有效应对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工作的通知 》中的要求: (一)是否在发病前2周内去过美国或墨西哥; (二)是否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来自于美国或墨西哥的发热病人; (三)是否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猪,或访问过养猪或屠宰猪的场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前来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必须询问流行病学史: 一周内是否到过疫区; 是否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病人; 是否实验室从事甲型H1N1流感病毒研究; 是否有与猪接触史(病猪、死猪、家畜市场等); 病例报告(二) 医院应立即填写《具备流行病学史的流感样病例登记卡》,并在2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 报告时限与报告对象同样适用于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 标本采集和检测 采集与检测 采集咽拭子 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培养、核酸检测后测序、血清抗体阳转。 目前主要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PCR。国家流感中心提供的方法。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螺口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生物安全 H1N1甲型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个人防护 1、防护用品 防护服 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 手套 鞋套 长筒胶鞋 个人防护 2、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 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