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
5.学术特色
《医林类证集要》以编述为主,卷帙浩大,内容丰富。引用文献或以书名称,如《内经》
《孙真人食忌》《食医心镜》《齐民要术》《传信方》《玉机微义》等,或以人名称,如张仲景、
孙真人、严用和、张洁古、张子和、李东垣、陈无择、贾真孙、王隐君、杨文蔚、王海藏、赵
嗣真等,总数超过百种。全书涵盖了各科主要及常见病证,有的病证甚至有详细的分型,如头
痛分为厥头痛、邪热上攻头目痛、脑风证、偏正头风、首风证、痰厥头痛、气厥头痛、脑逆头
痛、肾厥头痛、气虚头痛、气攻头痛等11种,心腹痛分为冷心腹痛、热心腹痛、实心腹痛、虚
心腹痛、气心腹痛、血心腹痛、食心腹痛、冷热不调心腹痛、虫心腹痛等10种。
《医林类证集要》的学术特色可归纳为下述三点:
5.1尊崇经典,注重实用:其书《凡例》称“论病源专以《内经》为主,复外考各医书,
有发明经者亦录于次,与经相背者去之”,反映了对经典的尊崇,但复称“《内经》有不载者,
亦折衷诸医师家议说引论于前,以为定见”,则又体现了面向实用的精神。
5.2注重理法,强调简易:其书各门先列总论,次述治法,后列方药及灸法,体现了医学
以理法方药一线贯串且以法统方的精神。所列方药多属临床习用或经典之方,灸法及易简诸方
更面向简便验廉
5.3综合各科,关注养生:其书各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及养老等,仅前八卷即列80
余门,加上妇人、老人、小儿两卷三门内容,可谓洋洋大观,所列“养生方导引法”更体现了
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
小结
《医林类证集要》内容丰富,编辑有序,且尊崇经典,注重临床,文献性与实用性并重,
并对明代中后期大型综合性医书如《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等的编纂有引导作用,是明代
早中期大型中医临床文献的代表,值得进一步研究整理,以为现代中医临床及相关研究之参考
和借鉴。
参考文献
[1][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66/4642
[3]徐春甫.古今医统大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0
[4]李时珍.奉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
[5]胡淡.卫生易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49
儿科类中医古籍特色图像研究
——整理研究儿科诊疗经验的途径
刘玉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摘要]中医儿科类古籍所载图像,为挖掘中医历代儿科医家丰富独特的理论及预防、诊断、治疗经验提
供了重要的途径。以儿科类中医古籍图像反映疾病诊疗内容的ll类中4种特色图像进行研究,说明图像直观
反映中医儿科临床内容,如诊断、治疗、推拿术等的学术价值。印证中医儿科图像与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紧密相
关,相伴而生,相伴而发展。
中医儿科又有哑科之称,区别于成人及常规治疗法。鉴于患儿艰于主诉的特性,中医儿科古籍中积累了历
代医家丰富独特的理论及预防、诊断、治疗经验。挖掘研究中医儿科古籍文献中的图像内容,实为整理研究
1 23
文献新知
这类理论经验有价值的途径。
1.儿科类中医古籍图像源流
经考察可知儿科类中医古籍源流如下:
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颅囟经》2卷,约成书于北宋元年(960),不著撰人,见于隋巢元
方《诸病源候论》,谓:“中古有巫方,立d,JL《颅囟经》以占寿天,判疾病生死,世所相传,
有小儿方焉。”今本《颅囟经》系《四库全书》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原序。《四库全书
总目》称:“《宋史·方技传》载钱乙始以颅囟方著名…其源实出此书。”并参证为唐末宋初人托
名师巫所作。因几科专著,前此别无他本流传,故后世称本书为儿科最早专著。书中没有图像。
现存最早有图像的中医儿科古籍是金代曾世荣的《活幼口议》20卷,撰于金景定五年
(1264)。取名口议,文字不拘一格,以议为主。熊槐序称:“议证、议药、议诸氏之方,皆凿
凿乎如老法吏之议刑辟,丝发不可以动移。”最早刊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刊本。书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