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word版含答案高考.docVIP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4word版含答案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樯橹灰飞烟灭 (3)料峭春风吹酒醒 (4)气吞万里如虎 (5)东篱把酒黄昏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①,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②。又陈蕃③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④。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从,读zòng)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⑤,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⑥。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选自《后汉书·许劭传》) 【注】 ①好人伦:喜好研究礼教所规定的人际关系,即喜好人物识鉴与人物品评。②陈: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下文“大丘道广”,“大丘”即“太丘”,指陈。③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④求为己目:“目”,品评。⑤举方正、敦朴:“方正”“敦朴”是地方向朝廷举荐人才的科目。⑥寓士:寄居于徐州的士人。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 解析 离职、卸任。 答案 A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3分)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⑥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解析 ②从侧面说明许劭对人洞察入微,不是“直接表现”。④许劭与耿介刚直的李逵产生矛盾,不能说明他善于知人。而是有引人非议之处。 答案 C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一段中的“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概括了许邵的品行和为人特点。 B.许劭不与陈寔、陈蕃、陶谦等人交往,也不与自己的堂兄弟许相来往,可见他为人正直,绝不与品行不端的人交往。 C.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却当面指出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在徐州时,他认为刺史陶谦只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却没有当面指出,而是对他的门徒说,这既表现他过人的识人之明,又表现他待人接物相当谨慎。 D.许邵拒绝朝中大臣杨彪、地方官、朝廷的征召和推举,不去做官,原因是他对当时的政局有清醒的认识,不做官以避免祸患。 解析 陈、陈蕃并非品行不端之人,许邵对陈“道广,广则难周”,意即交游太广,难以周全;对陈蕃的评价是“性峻,峻则少通”,意即性格太严厉,少有通融。从原文看,他在徐州时,与陶谦是有交往的。 答案 B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