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2): 173 180,
.实验简报.
海南和两广地区柱花草炭疽菌遗传多态性的RA PD 分析
1 1 2 3, 4*
史学群 , 宋海超 , 张欣 , 易克贤
1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海口 570228;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儋州 57 1737
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口 57 110 1; 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湛江 52409 1
摘要 利用8个随机引物对来自海南、广东和广西的114个柱花草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菌株进
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扩增谱带大小0.2-3.0 kb。8个随机引物中以CW 38 114扩增的谱带重现性和稳定性
最好, 共扩增出786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谱带558条。供试菌株扩增图谱在260-650 bp处有3条明显的共同特征谱带, 在650-
3 000 bp之间的谱带显示较大的多态性差异。聚类结果表明: 供试菌株主要分为四大遗传类型, 其中第I类和第III类有两个亚
类; 三省区的菌株遗传多态性丰富程度依次为海南广西广东, 并表现出地区性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柱花草炭疽菌株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专化寄生性。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柱花草
史学群, 宋海超, 张欣, 易克贤 (2007). 海南和两广地区柱花草炭疽菌遗传多态性的RA PD 分析. 植物学通报 24 , 173-180 .
柱花草( S t y l o s a n t h e s s p p . ) 又名笔花豆 1962 年我国开始从马来西亚系统引入柱花草。据
(penciflower),是全球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应用最 冯淑芬(1994)在1987-1989 年对海南、广东和广西3
广泛的优良豆科牧草, 除广泛用作牧草供放牧和生产优 省区11个市县的主要柱花草种植区的调查结果显示, 各
质干草及草粉外, 还可作为绿肥和幼龄胶园、果园的覆 地均有炭疽病分布。此后, 易克贤等(2001, 2003)对我
盖作物以及水土保持植物。 国广东、广西和海南3 省的14 个主要柱花草生产市县
柱花草炭疽病(stylo anthracnose)是目前严重影响 再次进行了调查, 发现我国柱花草同时存在A 、B 两种
柱花草生产和推广的主要病害, 在全球柱花草种植区均 专化型, 而在我国危害较大的是B 型胶孢炭疽菌。
有分布。该病主要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的胶孢炭疽 由于不同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株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表
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柱花草炭疽 型培养特征高度相近, 因此利用传统的形态标记和经典
病主要危害植株叶、茎并具有再侵染特性, 使牧草叶片 遗传标记很难对其进行分类鉴定。而分子标记技术的
变黄、坏死并脱落, 茎、叶柄和顶芽枯萎, 花序败落 产生和发展为从基因组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柱花草炭
不结籽, 严重时能使幼苗和整个成株死亡, 造成牧草产 疽病原菌株的遗传分析提供了便捷的手段。特别是
量和种子产量锐减, 甚至绝收。研究表明, 柱花草炭疽 RA PD技术, 由于其简单易行, 成本低, 分析大量样本速
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 许多抗病品种 度快, 近年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群体遗传特别是种内
使用几年之后便丧失原有抗性。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 遗传分化上, 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一个抗病的柱花草品种使用10年后就会变成感病品种, (Munaut et al., 1998; 陈亮等, 2000; 易克贤等, 2003;
即品种寿命一般只有10 年左右。因此深入进行柱花草 桂秀梅等, 2005; 郭宏波等, 2005) 。
炭疽病病原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 加速培育柱花草抗炭 本研究是在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