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新型合金负极材料SnCoP界面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pdfVIP

锂离子电池新型合金负极材料SnCoP界面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第28卷,第10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oo and ()ctober.2008 8年l0月 SpectroscopyspectralAnalysis 锂离子电池新型合金负极材料SnCoP界面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魏国祯,薛连杰,柯福生,唐 康,黄 令,孙世刚’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掺磷的锡钴合金材料能提高材料的比容量,缓冲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并在一定程 度上改善其界面成膜机制,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利用原位红外光 谱研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界面反应和充放电过程,可以从分子水平观测到SEI膜(Soli小electrolyte mterface film)的成膜机制和充放电中的嵌脱锂过程,进而更深入地认识这种材料的性质。 关键词原位红外光谱;snCoP;锂离子电池 中图分类号:06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93(2008)10-0027一02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最重要的能源存储利用方式之一。目 材料之一。然而目前文献报道的snCo其循环性能依然较差。 前已经利用非原位FTIR检测锂离子电池材料在存储或充放掺磷的锡钴合金材料能提高材料的比容量,缓冲充放电过程 surface 电循环后的表面SEI膜(solidelectrolytefilm)的成中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利用原 分[1]。然而利用原位FTm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电化学过程中位红外光谱研究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界面反应和充放 物种变化的工作还较少。其中Matsui等运用i护5if“PM—FT—电过程,可以从分子水平认识这种材料的性质。 n刚ulationFou—ertmsfo彻infrared IRs(pol撕zation spec— 图1给出SIlCoP合金在二元电解液体系中首次放电平 troscopy)研究Licc)()2溅射薄膜的动力学行为[21,和孙世刚 Fouriert瑚sfonn二元电解液体系中首次充电平台区间(o.1~1.oV)的FTIR 实验组运用i牙5i抛MF’nRS(microscope infmredreflection spectroscopy)研究sn镀层薄膜的电极/电光谱。表l给出了主要谱峰的指认,溶剂化锂和溶剂的谱峰 解液界面特性【3j是近年来较为成功的研究工作。 甚 誉 自从2004年首次报道Sn勖合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F F f 材料[4]以来,s玎Co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合金负极 { L。,.√一 ∥ 鬣 定 荨 导! 囊 呈i i瑟 蠡 、—,√ ≯ ∥ 姥 臣秘 一 一 一 一l 卜 — l o. F ,^~… { hl 荔^——^_一—吨,———一 i -— l 。 魏 k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