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二茂铁基异酞酰氨基酸甲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阴离子识别性质研究.pdfVIP

N-5-二茂铁基异酞酰氨基酸甲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阴离子识别性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392 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 N.5.二茂铁基异酞酰氨基酸甲酯化合物的合成及 电化学阴离子识别性质研究 刘伟,郝新奇,许艳晓,宋毛平‘ 郑州大学化学系 河南省生物有机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 摘要:利用5一二茂铁基异酞酰氯与氨基酸甲酯直接缩合得到了系列N.5.二茂铁基异酞酰 氨基酸甲酯化合物3a.f,并通过1HNMR、13CNMR、HRMS、ESl.MS及IR等确证了化合 NMR 物的结构。电化学阴离子识别研究表明配体3a.f对H2P04。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1H 滴定研究揭示,该类化合物中酰胺基团活泼氢与异酞酰基片断中芳环中2位氢原子作为氢键 给体,共同参与了阴离子识别过程。 关键词:N.5.二茂铁基异酞酰氨基酸甲酯;电化学阴离子识别;1HNMR阴离子滴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鉴于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获取非天然药物、新型生物传感器、肽 仿生模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使得生物金属有机化学——这门将经典金属有机化学 同生物学、药物学和分子生物科技等相连接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迅速崛起并日趋成熟 的领域。其中二茂铁以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易修饰性以及基团优良的电化学性质,使得基丁二二 R.v锄StaVeren和Nils 茂铁基的生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得以广泛开展并日益繁荣。DaVe Metzlen40lte对自1957年第一个二茂铁基氨基酸报道以来,二茂铁生物金属有机化学进展 发表综述,并对未来提出展望【lJ。 然而,以前工作多集中在化合物的合成及谱学表征方面【2】,仅有少量文献报道了N.二 茂铁基、N.二茂铁酰基氨基酸及缩氨酸衍生物用于阴离子或金属离子传感性能方面的研究 【3】。就目前所知,对二茂铁基通过各式取代芳环间接与氨基酸酯相连化合物,能否成功用于 阴离子识别传感性能研究还仍未知。 《》 囝 尘一甄 2 3 n 地R·cH础c哪}ktlcH矗.I,. 盖::&淼器:篓:黜鞭t。雌瓴鞭t·雌~州 3a-f Fig.1synthesisofcompounds 本文设计并按Fig.1所示合成了系列以异酞酰基为间隔基的N.5.二茂铁异酞酰氨基酸 甲酯化合物3a-f,最终产物经墩、1HNMR、H RMS等进行结构确证。这里二茂铁基直 or ’E-mail:maopingsong嘿寥zzIJ.edu.cIlmpS0ng匡江ztl.edu,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0524270054)资助项日 第44眷专辑 日北师范大学学摧(自热科学版 接与异酞酰基相连,期望钳形结构酰氨基酸甲酯功能片段与客体阴离子问的结台信息,能通 过共轭“体系传至二茂铁基团.从而实现识别过程的电化学控制与检测H。然而.这是否能 成功实现? addⅪ∞o“0 F幢2“s吖抽upon cq呲缸%k州龃lom F嘻3‘HNMRor3一十刚H舳 电化学阴离子识别性能研究显示(F蜒.2),3e在cH正0盯,F存在下,造成了Fc肌+ 电对可逆性的丧失,这对应于电极反应的Ec机理:相对比,3e对c|-和H2P仉‘的响应行为与 cH,co盯,晡在下显著不同,可能由于电极表面反应产物在电极表面吸附表现微弱的缘故, 使得氧化峰投有像在cH,c0叮,F存在下那么宽,且整个氧化还原过程表现为较标准的循环 伏蜜行为。在cI.和mPO{-存在下二麓铁中心仍具有较好可逆性.这使得测定其F“Fr电对式 k对测试明离子}b弛-具有较强韵结合作用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