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科技与环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農業時代發展到工商業普及的高科技時代,所伴隨而來的負面效益,如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的枯竭危機、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地球沙漠化等環境問題,藉由高科技處理的同時,其真正根本解決之道,還是預防勝於治療,而預防首要在於從教育上著手 。 6-1 重要環保問題 空氣、水與土壤是人類和生存環境之間得以維繫永續經營的三大要素,維護環境免於受污染是人人的責任,也是當今重要的環保議題。 我國及美國常以空氣污染指標或污染物指標指數(PSI, pollution standard index)來告知民眾空氣品質之優劣。 PSI 的值是以內插法求得各污染物【一氧化碳(CO)、臭氧(O3)、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懸浮微粒(PM10)及O3 乘以SO2 積之濃度值】對應之PSI 副指標,其中最大值,即為當日PSI 指標。 (一)硫氧化物(SOX) 主要由含硫燃料(如煤及石油)燃燒產生,其來源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工業製程、工業鍋爐、家庭暖爐、交通工具等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主要以刺激呼吸系統為主,會產生呼吸困難、氣管炎、肺炎等現象。 (二)一氧化碳(CO) 汽機車燃燒不完全、燃燒石化燃料不完全等產生一氧化碳,它是一種窒息性、無色、無臭、有毒且易擴散之氣體。此氣體之毒性極強,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素的親和力是氧的3 0 0 倍,吸入造成中樞神經機能減退,破壞紅血球之機能,量達750ppm 即可能致命。 常見一氧化碳中毒症狀:輕者會有暈眩、嘔吐、噁心、耳鳴、流汗、頭痛、全身痛;嚴重者將導致死亡,工廠中一氧化碳容許量為50ppm 。 (三)氮氧化物(NOX) 主要來源來自內燃機燃燒產生,另外細菌活動、打雷等皆可生成氮氧化物,造成空氣污染之氮氧化物主要有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對人體健康之影響—刺激眼睛、鼻子及肺部,症狀有肺水腫、氣管炎、肺炎等如同感冒之症狀。 (四)碳氫化合物(烴, CXHY) 來源,如液化石油氣(LPG ,丙烷和丁烷)、天然瓦斯(主要為甲烷和乙烷)、汽油的揮發物、炒菜油煙、焚香拜拜的煙霧(含多環芳香烴,PAHS)等皆含有碳氫化合物。低濃度的碳氫化合物對人體呼吸系統產生刺激,而高濃度的碳氫化合物則對人體中樞神經產生影響,甚或致癌,如甲苯常引起肺癌。 (五)光化學性過氧化物 如臭氧、過氧硝酸乙醯酯(PAN)等,而光化學煙霧中的主要成份是臭氧,臭氧是具有刺激味的不穩定氣體,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刺激嘴、鼻、喉黏液膜及乾燥作用,對眼睛的刺激引起倦怠,致視覺靈敏度改變。重者會有肺水腫、肺充血、肺功能改變等情形。 氣體本身具有可擴散性,因此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常常成為世界性的環保問題, 如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臭氧層消失(ozone depletion)、酸雨(acid rain)危害、沙塵暴(tornado)等等 1.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 短波長太陽光(如紫外線, UV)輻射到地球表面,經地表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後,變成強度較弱的長波長輻射能(如紅外線, IR),最後大部分再輻射回太空,此等輻射回太空的長波長輻射能經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氮氧化物及低層臭氧)吸收後,大氣溫度升高,使得地球表面有如一溫室,此種現象稱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貢獻的氣體有:二氧化碳(50%)、甲烷(20%)、氟氯碳化物(15%)、氮氧化物(10%)及低層臭氧(5%)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元凶, 其濃度加倍, 可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 . 7 ~4.4。 ,海平面上升0.25~0.3m/℃,因此溫室效應所造成全球暖化現象,已使得沿海沖積平原及地勢較低的都市,受到很大的威脅與危害。此種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為:(1)高緯度地區植被急遽變化;(2)沙漠地區狀況更惡化;(3)全球暖化,因此水循環加速,導致極端氣象(如水災、旱災、聖嬰等現象)發生頻率偏高且更嚴重;(4)生產力(如農業、森林) 受影響,不均的現象將更明顯;(5)傳染病增加。 2. 臭氧層消失(ozone depletion) 臭氧層位於地表1 0 ~ 5 0 k m 的上空範圍內, 主要集中在平流層 20~30km 之間。臭氧層(ozone layer)是地球的防護傘,將太陽散射中最具危險性的輻射線─紫外線加以阻隔。臭氧層若消失形成破洞,則紫外線長驅直入,對生態環境影響甚 鉅。氟氯碳化物(CFCs)已被證實為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紫外線會將氟氯碳化物分解,釋出氯原子,釋出的氯原子迅速的與臭氧分子結合,由此引發破壞臭氧層的鏈鎖反應(chain reaction),示於下圖:

文档评论(0)

bri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