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的研究.docVIP

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 蔡慶文1 范熾文2 林清達3 1屏東縣同安國小校長 2花蓮教育大學教育系 3花蓮教育大學教育系 (收稿日期:2006年5月15日;接受刊登日期:2006年11月1日)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關係。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為研究方法,以931位公立國小正式教師為研究調查對象。 本研究採用SPSS 10.0 for Windows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相關資料分析處理,依據受試者之填答結果,分別採用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國小教師所知覺到的校長教學領導程度,屬於中度的表現。 二、國小教師所知覺到的教師教學效能程度,屬於高度的表現。 三、男性、年齡較長、擔任行政工作、服務年資較深的教師對校長教學領導的知覺較高。 四、年齡較長、擔任行政工作、較高學歷教師對教學效能的知覺較高。 五、不同程度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有顯著差異。 六、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具有正相關。 七、國小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於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和國小校長之建議。 關鍵詞: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教學效能 壹、緒 論 「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也就是說,校長是教育政策的執行者、學校的靈魂以及重心所在,其領導品質深深影響學校的辦學品質(Edmonds,1997;Hallinger Murphy,1987)。鄭進丁(1986a,b)認為,隨著時代與學校的發展,國小校長的角色也有重大的變遷,作為一個教育的領導者,國小校長基本上必須表現積極領導改進教學,推動教育革新,以適應學校內外的變遷,而非只是注重目前體制的維持與管理效率而已。今日國小校長雖扮演多種角色,可歸納為行政主管與教學領導者二種角色。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負責「綜理校務」,對於教師教學的影響很大;而校長也是學校的教學領導者,更應擔負起教師教學指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促進之任務,以提升教師教學效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益,達成國家教育目標(林海清,1999;張慈娟,1997;Edmonds,1997;Sheppard,1993;Yang,1996)。國小校長大多是從資深教師、組長、主任的經歷逐級而來,有著其豐富的班級經營、教材編選、教學實務技巧等教學經驗,且是為了實行其教育抱負而爭取就任,善用校長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教育的企圖心,投入教育。 因此校長對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應有更多著力之處,營造一個不僅是硬體完善,更是一個教師專業服務、學生快樂而有效學習的優質學校。Krug(1986)指出,有效能的教學領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均有相當大的助益;Sheppard(1993)指出,成功的學校均有強勢的教學領導者;Blase 和 Blase(2000)、Herman 和 Herman(1994)及Stevens(1996)均指出,有效能的學校都採取強而有力的教學領導。其次,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之一,其教學之良窳與專業信念,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就,對整個教育之推展有莫大的影響,教師效能的高低會影響到整體的學校效能。因為學校效能的高低,常以學生各層面表現根據,而影響學生表現最深遠的就是教師。學者吳清山(1989)在研究學校校能指標時,十項指標中有五項是屬於教師效能的,分別是教學品質、學生紀律表現、學業表現、教師工作滿足、師生關係。在國內方面,李新寶(2001)、謝元(2002)、李雲漳(2002)等人研究發現: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效能有顯著正相關存在。由此可知,校長的教學領導與教學效能關係,值得專家學者們深入探討。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 二、探討教師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三、探討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關係。 四、提出建議供有關單位與個人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與內涵 (一)校長教學領導的意義 在1970年代興起一連串效能學校的研究,這些研究發現「教學領導」是創造效能學校的關鍵因素,且校長被視為教學領導者(Terry,1996),校長教學領導概念由此產生,至1980年代已蓬勃發展。依據Hallinger(1992)的看法,在1960至1970年代的校長是扮演著方案管理者(program manager)的角色,意即校長的角色是監督和協助教育改革方案的實施。而在1980年代,校長的角色則是扮演教學領導者,強調校長應重視教學領導與提昇學校效能的工作。可見,教學領導概念有所轉變,由早期帶有「考核、監督」的教育視導到目前重視「協助、支援」的教學領導(林明地,2000)。 至於教學領導意義為何?歸納學者(李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