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CB821800-G射电波段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FAST早期科学研究.pdfVIP

2012CB821800-G射电波段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FAST早期科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 射电波段的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 FAST 早期科学研究 首席科学家: 李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起止年限: 2012.1-2016.8 依托部门: 中国科学院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FAST 的建成将是中国首次在射电这一重要天文频段拥有最先进的望远镜。 与其他射电望远镜相比,FAST在设计理念及工程概念上具有创新性:利用天然 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数千块可调节的单元构成500米球冠主动反射面、采用 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馈源接收机高精度指向跟踪及定位;突破了望 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实现了造价大幅度降低。FAST 的设计和建造综合体现了 我国的高技术创新能力。FAST座落于射电环境宁静的贵州喀斯特洼地,并具有 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孔径,它必将对天文学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与最接近它的先 驱——Arecibo望远镜相比,FAST 的原始灵敏度要好2.5倍,巡天速度要高10倍, 并将覆盖2 ~3倍多的天区。FAST在多项指标上将比国际前沿设备提高一个量级, 并且有能力探索新的参数空间,因此很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发现。 天文学是由观测主导的学科。FAST 的波段从70MHz到3GHz覆盖了以下对天 体物理至关重要的观测量(按预期占用FAST观测时间排序): 原子氢线(HI )、 脉冲星、多种分子和其他原子谱线、脉泽源和射电连续谱。通过对这些可观测量 的系统及探索性研究,我们将集中在四个射电天文的大方向上作扎实的工作,力 争在四个方面的研究上取得突破:1 )宇宙学和星系演化;2 )星际介质和恒星形 成;3 )脉冲星物理和应用;4 )行星射电辐射。对应的主要观测量为:1 )HI和 射电点源;2 )HI和谱线及脉泽;3 )脉冲星;4 )射电连续谱。本项目的规划完 全立足于使用已有设备的科研经验作有根据的展望。下面大体依据可观测天体的 天文距离由远而近的顺序来介绍研究内容, 最后介绍关键技术开发(接收机)和 FAST 的早期科学设想。 1 )宇宙起源和星系演化 宇宙起源、天体起源和生命起源是自然科学中的首要问题,它们可通过大型 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来探究。凭借FAST 空前的接收面积、大天区覆盖及顶级的接 收机系统,通过在低频射电波段对物质和能量进行精确测量,可为探究这些问题 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 在射电频段,望远镜能够观测的宇宙气体主要成份是中性原子氢(中性氢, HI )。含气体的星系在光学波段的可见度取决于其恒星形成历史,通过巡天对气 体宇宙进行完整普查,将提供独立于基于光学观测的宇宙学和星系演化的信息。 基于冷暗物质模型(ΛCDM )的大尺度结构模拟已经取得了广为接受的成果(例 如Springel et al., 2005, Nature, 435, 629 ),是宇宙学研究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进 展。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模拟是在不知道暗物质和暗能量实际成份及物     理状态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把预言的结构与可观测物质的分布进行比较,才可 以检验相关的宇宙学关键参数。目前,失踪伴星系问题,即观测中小质量晕数量 较暗物质模拟的预言偏少仍是这种比较检验中的一个未解之谜。考虑到我们对恒 星形成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及模拟中对恒星形成非常粗略的处理,这些晕的恒星 成份基本上是未知的。因此,通过一个能达到更小质量完备极限的中性氢巡天, FAST 能极大地增加我们对宇宙起源的认识。 中性氢功率谱和红移的关系是研究星系演化的重要信息。尽管FAST难以探 测较高红移(z~1 )星系的中性氢,但有可能探测到星系团的中性氢发射(Chang et al., 2010, Nature, 466, 463 )。另外一个巡天模式是定点观测已知红移的源。 Catinella等人(2008, ApJ, 685, L13 )使用Arecibo望远镜数小时积分,探测到了红 移约为0.25 的大质量盘星系。在同样的观测时间内,FAST将使这些定点巡天的 样本量提高一个量级。 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总结目前河外中性氢巡天的数

文档评论(0)

hlfy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