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5卷 第1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1.5N。.1
2007年3,El 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 March,2007
文章编号 :1672.3031(2007)01.0064-07
道路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唐山萍,孙志恒,曹国义
(1.北京 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摘要:介绍了某道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及配合比设计过程,总结出当驼峰骨料给 目标配合比带来困难而
工程区附近又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料源时,可以考虑通过改装拌和楼来改善骨料级配。通过大量试验,给出了粘
结层AC.20型和磨耗层AC.14型沥青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及最佳沥青含量,这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试验还证明,对于酸性骨料 ,在矿料 中加入一定 比例的水泥可 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沥青混
合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美国ASTM134867标准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方法既简便又切合实际,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骨料 ;驼峰;沥青混合料 ;水损害
中圈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 :A
1 沥青混凝土设计要求
某道路工程位于非洲加纳。从起点 ll+425至 23+125是双层沥青混凝土,设计路面宽度为
14.0m。路面结构形式为 6em粘结层 +4cm磨耗层,路面基层是规格为 0—40ram的级配碎石,碎石厚度
为 20em。从23+125至 40+829是双层沥青表面处置 ,设计宽度为7.0m。
该工程基层级配碎石、沥青表面处置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石料都是花岗岩,石料场距离该工程起点
49kni。沥青混凝土所用的沥青是从科特迪瓦进 口的60/70壳牌沥青。
该工程沥青混凝土粘结层和磨耗层的级配要求范围见表 1。骨料最大粒径分别是 20ram和 14mm,
相当于我国道路沥青混凝土的AC20和AC13…,但级配范围比我国的偏上,细料相对多一些。
表 1 粘结层和磨耗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筛网尺寸 粘结层 磨耗层 筛网尺寸 粘结层 磨耗层 筛网尺寸 粘结层 磨耗层
/ram 0—20/ram 0— 14/mm /mm 0—20/ram 0— 14/mm /nun 0—20/mm 0— 14/ram
25 l00 l00 6.3 47—68 55—75 0.425 ll一22 l4—25
20 90 l00 l00 4 37 57 45—63 0.300 9— 17 12—22
14 75—95 90— 100 2 25—43 33—48 0.150 5— 12 8— 16 41,
l0 60 82 70—90 l l8—32 23—38 0.075 3—7 5— 10
粘结层和磨耗层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要求如下:击实次数均为两面各 75次;稳定度大于
8kN;流值 2—4mm;空隙率3%一5%;沥青含量 4.5%一5.5%;粘结层饱和度为 60%一75%,磨耗层为
65% 一75% 。
现场沥青混凝土压实后的空隙率要求是 6% 8%。按试验室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为 4%计算,现
场 的压实度应控制在 96%一98%之间。
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配合 比设计是道路施工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按照本工程技术规范的
要求,采用马歇尔配合 比设计方法,试验依据是美国沥青混凝土协会 Ms.2(第 6版本) 。配合比设计
收稿 日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