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5单元 3 东海之大乐.pptVIP

2014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导学课件:第5单元 3 东海之大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 东海之大乐 哲思短章 忍受孤独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修身名句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资治通鉴·陈纪》 赏读:得到财物却丧失了行为准则,我不能干这样的事。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论衡·别通篇》 赏读:品德不高尚的人,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能有广博的见识。 2.一词多义 5.文言句式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 ②莫大于海________________ ③闻道百________________ ④以为莫己若者________________ 6.文白对照 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寄寓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二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要讲方法的道理。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重点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着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 (2)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 (3)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 (4)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 (5)想象丰富,气象壮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人,如果被空间、时间或者所受教育束缚,境界、气象、格局便始终不大。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不自我夸耀,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 文本审美 夸饰惊人,意境开阔 庄子善用各种修辞方式,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出。 《逍遥游》的意境辽远开阔是历代文人公认的。文章开头写那无风洪波百丈、溟溟无端崖的海中,鲲鹏遨游变化。当它化而为鸟腾空而飞之时,断绝云气,背负青天,垂阴布影,若天边弥漫之云。它向南海迁徙的时候,必奋鼓翅,击水三千,然后盘旋而上,高飞九万里,到达天池,才满志而息。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正是化用了在十分开阔的意境中大鹏的形象,展示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恋蓬蒿、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魄。 《秋水》中写河水因百川之灌,泾流之大,两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其水势之大,足以使河伯欣然自喜。可是,当河伯洋洋自得东行至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不禁望洋兴叹了。行文至此,给人以一种大手巨笔、意境开阔之雄壮美,又予以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的回环美。 《外物》写“任公子钓鱼”,写奇人巨物,大景怪声。精用排比,极富夸饰,使人读后惊叹不已:任公子用五十头牛做钓饵,坐在会稽山,把鱼竿伸到东海钓鱼。一年后,大鱼吞没了五十头牛和鱼钩,疼得它扬起头尾,展开鱼鳍,遂使白浪如山,洪波际日。其怪叫更是鬼哭狼嚎,惮赫千里。把鱼宰割晒成干肉,那么淛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都能饱食此鱼。这瑰奇的描写,声形并茂,说明作者熟练地驾驭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 庄子描写险境,使人提心吊胆。人们熟悉的“运斤成风”的故事:“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