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老刀牌香烟 哈德门香烟的广告牌 中央银行总行 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成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形成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立夫)四大家族垄断资本集团、建立以四大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为活动中心,垄断全国金融,有发行纸币、代理国库、经理公债、管理外汇等特权,对百姓进行搜刮与掠夺。自1928年至1935年,宋子文、孔祥熙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在蒋介石操纵下,构成宋氏家族霸占中国银行,孔氏家族霸占中央银行、交通银行,陈氏家族霸占农民银行的局面。 中央银行北京分行旧址(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交民巷,现为中国金融出版社使用) 1931年中央银行天津分行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请回忆 1.近代工业起步的时间、标志?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2.到19世纪70年代又有什么新发展? 民族工业出现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什么时候? 甲午战争之后 (概念: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导入 1914年范旭东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从民国建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好景不长。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沉重压迫,迫使民族工业在困境中艰难发展。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民族资本的困境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民国建立—1937年抗日战争前)) 1.表现: ①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化学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思考1: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是什么? 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前十年)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因) ③欧洲列强忙于大战,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⑤民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2.原因: ①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地位; ②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⑥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 3.特点: ①发展时间短暂; ②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③轻工业(面粉、纺织、卷烟)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建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依赖外国. ④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4、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①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为以后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民主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 动应运而生。 材料一: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 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一战前 一战后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项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面粉厂数目 70余万枚 170多家 40多家 222余万枚 430多家 120多家 主要表现为: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投资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拓展; 轻工业发展显著,一些商品打入国际市场;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侯德榜 范旭东 中国早期的永利碱厂 永利制碱公司,1917年由范旭东创设于塘沽,侯德榜为总工程师;1934年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为中国旧时最大的私营制碱企业。 侯德榜给范旭东写的条幅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100.0 18.54 100.0 4.35 合计 12.41 88.0 16.32 57.8 2.51 民族资本 1.18 12.0 2.22 42.2 1.84 官僚资本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1936年 1920年 100.0 41.25 100.00 14.74 合计 3.9 36.8 15.16 55.2 8.13 外国资本 9.0 63.2 26.09 44.8 6.61 中国资本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1920~1936年平均增长(%) 1936年 1920年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与民族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