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J].docVIP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J].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健康效应 郭二果1,2,王成1,2*,彭镇华1,2,房城1,2,3 1.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2. 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3.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是其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空气颗粒物的成分组成、来源解析上。空气悬浮颗粒物主要由金属元素、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盐类等组成,城市交通、工业等各种源的排放是其主要来源,按照粒径大小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空气悬浮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颗粒物粒径大小不同,来源和成分组成就有别,其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文从粒径大小、来源、成份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并从其对人体、其他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综述了空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及影响因素,最后又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途径。 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来源;成分;健康效应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0851-07 空气颗粒物污染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国内外许多城市空气颗粒物浓度超标[1-3]。空气悬浮颗粒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地环境、气象和医务工作者极为关注的前沿性课题,其中了解城市空气颗粒物的来源、成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首要工作。空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粒子来源和具体化学组成成份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粒径、来源和成分组成的的空气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等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空气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微小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包括颗粒物粒径分布、颗粒物来源及化学成分等。 空气颗粒物中直径大于100 μm的可以较快落到地面(通常叫降尘),直径小于100 μm的叫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直径小于10 μm的空气颗粒物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以几小时甚至几年在空中飘浮。在可吸入颗粒物中,直径大于2.5 μm的被美国环保局称为可吸入粗颗粒物,直径小于2.5 μm的为细颗粒物(PM2.5),也有人[4]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TSP与PM10、PM10与PM2.5、PM2.5与PM1.0之间均呈线性相关[5]。 颗粒物的大小和形状决定颗粒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吸入颗粒物按粒子大小沉积于呼吸道的不同部位,d5 μm的颗粒物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可被鼻毛和呼吸道粘液排除,d5 μm的尘埃能避开上呼吸道的保护组织而进入肺中,其中粒径为0.5~5 μm的可以沉积在细支气管中,并且经数小时后可由纤毛作用排除掉,而d0.5 μm的可到达并滞留于肺泡中达数周、数月或数年,甚至可能进入血液通往全身[4]。但另有报道说d5 μm的颗粒物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可被鼻毛和呼吸道粘液排除,d0.5 μm的微粒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被黏附于上呼吸道表面而随痰排出,只有直径在0.5~5 μm的粒子可以直接进入肺部[2]。 颗粒物由许多成分组成,包括有机化学成分、盐类、金属以及一些过敏性物质(如花粉和霉菌孢子的片断)。 一般有机化学成分构成空气颗粒物总重量的10%~30%[2],其中多环芳烃(PAH)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1983年根据14个国家测得的PAH环境浓度,提出了以苯并芘(Bap)作为PAH的代表,以空气中Bap浓度10 mg/m3作为空气是否被污染的界限[2]。无机化学成分主要是可溶性无机盐和其他元素类,具体成分和含量因不同城市而异。北京市4个地点11种园林植物叶面附着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元素为C、O、K、Ca、Si、Al、Mg、Na、Fe、S、C1,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等[6];加利福尼亚空气颗粒物有Li、S、Ka等21种元素[7],澳大利亚东部港市布里斯班空气颗粒物中有Al、Si、S等20多种成分[8]。 空气颗粒物的组成成分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Chan Y C等[8]经过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颗粒物成分的研究,得出了各种成分之间的简单关系:地壳物质=1.16(1.90Al+2.15Si+1.41Ca+ 1.67Ti+2.09Fe);海洋盐=2.54可溶性Na;次生硫酸铵=1.375可溶性硫酸盐=4.125S;有机S=有机C÷0.6386;烟=K-0.6Fe。 空气颗粒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形成:气体升华凝固形成气溶胶;由烟产生;示踪气体的化学反应;地球表层的机械分解;小颗粒凝固形成大颗粒。城市空气颗粒物来源主要有:工业燃料、城市建设、金属冶炼、交通排放、地面扬

文档评论(0)

文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