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合成与表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1. 前言 1 1.1 配位化合物 1 1.1.1 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历史 1 1.1.2 配合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 1.1.3 配位化学物的应用 1 1.1.4 单晶培养方法概述 2 2. 实验部分 2 2.1 试剂和仪器 2 2.1.1 试剂 2 2.1.2 仪器 3 2.2 配合物的合成………………………………………………… 3 2.2.1 [Zn(pytza)2(H2O)2]·2H2O配合物的合成…………… 3 2.2.2 [Zn(pytza)2(4,4’-bipy)]·2H2O配合物的合成……… 3 3. 结果与讨论 3 3.1 制备…………………………………………………………………… 3 3.2 晶体结构分析 3 3.2.1 [Zn(pytza)2(H2O)2]·2H2O的晶体结构分析……………4 3.2.2 [Zn(pytza)2(4,4’-bipy)]·2H2O的晶体结构分析……… 6 3.3 红外光谱分析 9 3.3.1 [Zn(pytza)2(H2O)2]·2H2O红外光谱分析[Zn(pytza)2(4,4’-bipy)]·2H2O 红外光谱分析 3.4 荧光光谱分析 10 3.4.1 配体的荧光分析[Zn(pytza)2(H2O)2]·2H2O荧光分析 3.4.3 [Zn(pytza)2(4,4’-bipy)]·2H2O 荧光分析 4. 小结 13 摘要: 近几十年来, 配位化学在许多新的领域发展的很迅速,在分子识别领域利用也很广范。本文主要分析5-(3- 1. 1.1 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历史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s) 旧称络合物( Complex Compound) , 是指独立存在的稳定化合物进一步结合而成的复杂化合物。从组成上看, 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电子对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 称为配体) 和具有接受孤电子对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 称为中心原子) 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国外文献上最早记载的配位化合物是普鲁士蓝,其化学结构是FeⅢ4 [ FeⅡ ( CN) 6] 3,发现于1704 年, 距今已有300 年历史了。1893年,瑞士人维尔纳(A.Werner) 发表的一篇研究分子加和物的论文,标志着配位化学分支学科的建立。 1.1.2 配合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配位化学的研究范围,除最初的简单无机加和物外,已包括含有金属-碳键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还包括由有机配位体与金属形成的大环配位化合物,以及生物体内的金属酶等生物大分子配位化合物。 1.1.3 配位化学物的应用 今天的配位化学已不仅是现代无机化学研究的主体,它的发展也推动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如现代分离技术、配位催化和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都与配位化合物有着密切的关系。配位化合物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国防和航天等领域。 生命的许多过程都与配位化学有关。生命体中许多酶是以金属为活性中心的;生命体中起载氧等重要作用的血红素就是以FeⅡ为中心的卟啉配位化合物;在数十种维生素中,有一种是以CoⅡ为活性中心的,即维生素B12,;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则是以MgⅡ为中心的大环配位化合物。 1.1.4 单晶培养方法概述 单晶的培养方法单晶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溶剂缓慢挥发法、溶剂热法、扩散法、共结晶法等。其中最简单的最实用的是溶剂缓慢挥发法、溶剂热法、扩散法,99%的单晶是用以上三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试剂名 化学式 规格 蒸馏水 H2O 实验室自制 氢氧化钾 KOH AR 硝酸锌 Zn(NO3)2·6H2O AR 5-(3-吡啶) 四唑乙酸乙酯 实验室自制 仪器名 型号 生产厂家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DHG-9070A型 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LAC-214型 常熟市衡器厂 红外光谱仪 NICOLET380型 美国Thermo公司 单晶衍射仪 SCX-mini型 日本Rigaku公司 荧光分光光度计 F4600型 日本HITACHI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 HH-2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5-(3-吡啶基)四唑-2-乙酸乙酯0.0233g,加入4滴氢氧化钾,6滴水,封膜,水浴78℃三小时。依次加入4mL水、0.0078g4,4’-bipy和0.0297g硝酸锌六水,水浴70℃10min,立即过滤,静置。平行制备6个。 3. 结果和讨论 3.1 制备 晶体的制备通常有水热法、水浴法、单管扩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