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ppt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料论证】 ? 主题一 近代前夜的危机 史料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理解“貌似”和“凄凉”的含义。史料说明了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居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衰落。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 主题二 海禁政策的实行 史料 “国处禁海之例,始因倭夷违谕而来,继恨林贤巨烛之变,故欲闭绝之”“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苟不禁戒,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故尝禁其往来。”“诏户部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国金银铜钱、段匹、兵器等物……不许出番。” ——《明太祖实录》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一是注意通过出处体会时间;二是体会“禁海”的理由。史料表明明初实行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国内外力量勾结;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禁止铜钱与白银外流 ? 主题三 闭关锁国政策 史料 乾隆五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还曾写过一首诗自嘲:“皇祖精明勾股弦,惜吾未习值髫年。而今老固难为学,自画追思每愧旃。”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通过乾隆两首诗的大意和漫画中的文字,体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史料表明清朝闭关不开、排拒外来势力;乾隆帝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对新事物无动于衷;___ _____,闭塞了最高统治者的耳目。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无知和自大 命题一 否定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典题例证1   [2013?浙江卷]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C [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雕鞍银镫,装饰焕烂”相符;B、D两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相符;题目只涉及统治阶层对商人的限制态度,未涉及人民群众的态度,故C项中“全社会”的说法过于绝对。本题应选C项。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策略] (1)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反向思维的能力。 (2)备考中要关注那些要点层次较多的知识点,如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所发生的变化;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及这一时期阻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等。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1   唐代杜牧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里的“酒旗”就是古代的一种商业广告。丰富多彩的古代商业广告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广告形式中,与其他三个广告形式明显不同的是(  ) A.“开起胭脂绒线铺,门前挂着花栲栳儿。”( 《京本通俗小说》。花栲栳儿:柳筐及其图案。) B.“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 (南宋范成大《范石湖集》) C.“却说庙外街上, 有一小伙子叫云:‘本京瓜子,一分一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D.“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A [解析] 古时店铺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往往在门前悬挂一些布招,称为幌子。招幌广告一般以生动形象的图案来表现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项目,容易为顾客所接受。A项里的“花栲栳儿”就是典型的招幌广告。而B、C、D三项反映的都是口头广告。 返回目录 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命题二 数据表格与其主题作为主干素材 典题例证2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