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ttp ://
抑郁症与应激及中医肾的关系简说
崔岩 指导老师:庄剑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
E-mail: thundercui@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应激与抑郁症的关系,慢性轻度应激(CMS )抑郁模型存在的问
题,并论述了中医肾及相关理论与抑郁症可能存在的关联,指出从中医肾入手研究抑郁症不
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抑郁症病因病机和中医肾 质,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学价值。
关键词 :抑郁症,应激,中医肾,肾虚
1. 郁症简介[1,2]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伴思维迟钝、精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为特点的情
感性精神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且不断上升,但由于对其认识不统一,分类、诊断标
准也不一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报告的发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1994 年WHO 组织调查世
界15 个基层单位,抑郁症现症患病率为 11.4%,上海地区为4%。据WHO1996 年资料,抑郁
症在中国疾病负担中已排名第二位。抑郁症危害极其严重,患者常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是自
杀和杀人的高危人群。哈佛公卫学院的一份统计资料估计,到2020 年,抑郁症将成为女性
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疾病,或人类死亡残疾的第二位疾病。
抑郁症分类分型非常复杂,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一般所说的抑郁症即指原发
性抑郁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且很多研究资料相互矛盾。据推测,它可能
是一组不同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有多种病因和
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抑郁症除了跟遗传因素外,还跟 分泌紊乱、社会心理因素及神经
结构器质性病变有关。
2. 应激与 郁症
研究表明,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的发病有肯定的因果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越多、
越严重,抑郁症发病率就越高,症状也越严重。以前曾将抑郁症分为 “内源性”抑郁和 “反
应性”抑郁。所谓 “内源性”抑郁,是指病因来自内部,如生物性因素、遗传因素,病程具
有自主性的发作过程,社会心理因素只起诱发作用;所谓“反应性”抑郁,是指病因来自外
部,有强烈的社会心理因素,即超越其忍受能力的不同寻常的重度创伤性生活事件的打击或
持久的不良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处境以及 人心理的易感性因素,起病时间与症状与心因
因素密切相关,病情随应激性事件的消除而缓解。这种分类已被废除,因为不少外源性抑郁
症经追踪观察,以后可以无心因因素而发作;而绝大多数内源性抑郁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社
会心理因素起作用。况且这种区分跟治疗关系不大。但从中我们依然可看出,部分抑郁症跟
- 1 -
http ://
[1,2]
性重度应激有关,部分抑郁症的应激事件不太强烈,主要跟自身因素相关 。
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慢性应激导致抑郁症,还建立了相应的动物模型,如慢性轻度应激
(CMS )抑郁模型。其目标是模拟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快感缺乏,奖赏反应下降。评价大
鼠或小鼠是否抑郁最常用的方式是糖水消耗试验。但是这 模型非常不稳定,连它的创始人
Willner在1993年将CMS从 London 移植到位于 Swansea 的他们自己的实验室,都未能轻易
重复,原因不明。目前还不能确定CMS流程中哪些是充要因素,但增加应激强度可提高对
CMS 的敏感性。刺激因子的多变性只是为了防止或延迟动物产生适应,有的实验室简化到
只用三种应激方式同样获得了可靠效果。Willner告诫我们,希望建立CMS流程的实验室不
[3]
应该指望首次尝试就能获得最佳效果 。
新药筛选时常用习得性无助和行为绝望模型。这两种是 性应激模型,对抗抑郁剂的特
[4]
异性比较高,但假阳性也高 。
动物实验发现,动物处于不可控制的应激环境中常表现为消极反应,甚至抑郁样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RRT间歇期肾功能恢复的预测.pdf
- CT在诊断腹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pdf
-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89984.ppt
- 可内化的人源抗Met基因工程抗体Fab的亲和力成熟与特性分析.pdf
- DCS和PLC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探讨.pdf
- D-InSAR技术在长时间地面沉降中的应用研究.pdf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C末端30bp缺失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pdf
- 空间_雕塑_的心理学观照_胡潇.pdf
- 昆明市家兔艾美球虫卵囊的研究.pdf
- 扩增未知序列DNA片段的PCR技术研究进展.pdf
- 易错PCR法定向进化D_海因酶的初步研究.pdf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pdf
- 荧光寿命测定的现代方法与应用33721.pdf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染色体基因定位中的应用.pdf
- 基于三维重建的金属断口分析方法的研究Researchonthe.pdf
- 用RAPD技术检测野生鲫鱼的四个金鱼代表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DetectionoftheGenomicDNAPoly.pdf
- 御金道:4月16日现货白银行情分析与支撑阻力.pdf
- 运动训练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BDNF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pdf
- 载有荧光量子点的纳米磁性微粒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前景_贾秋凌.pdf
-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分辨率影像纹理结构分类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