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3节 表达技巧.doc
经典演练提能1.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
【明】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题干没有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因此,考生在解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一般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种。第二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从唐诗“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中可知,本诗抒发的是游子思归之情,而写菊就是借景抒情;李诗主要展现了“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无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写菊实则是在写诗人自己,诗人只不过是借菊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志,因而是托物言志。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遭谏官攻击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作对比,突出了李广的悲剧命运。
(2)反语。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首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抒发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和乐于读书之情。
(2)一是用典,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写出了读书使人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二是比喻,勤奋攻读让人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吹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
4. 阅读下面的明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鉴湖
徐渭
浅碧平铺万顷罗①。越台南去水天多。幽人爱占白鸥莎。 十里荷花迷水镜,一行游女惜颜酡②。看谁钗子落清波。
注:①罗:指罗绮。②酡:饮酒后脸色变红。
(1)诗歌的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游女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描绘了平静无波、一望万顷的浅浅的湖水像一匹巨大无边的罗绮平铺开来的画面。
(2)动作描写,如“迷水镜”这一动作,体现了游女们的天真活泼。神态描写,如“惜颜酡”写出了游女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1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2节《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3节《圆的方程》.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4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5节《椭圆》.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6节《双曲线》.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7节《抛物线》.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8章 第8节《曲线与方程》.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9章 第1节《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doc
- 2015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基础提能学案:第9章 第4节《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4节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2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3节 文言文翻译.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4节 文言文分析综合.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第6节 综合选择和探究.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1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散文.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2节 概括主旨情感.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3节 体会文中语句的含义.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演练提能: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4节 鉴赏表达技巧.doc
文档评论(0)